公益爱心援助定点医院 http://weifang.dzwww.com/cj/201711/t20171127_16268082.htm
人生到底是怎样被决定的?英国格拉纳达电视台拍摄播出了来自英国不同地区和家庭的14位孩子从7岁到56岁的人生经历,默默追问决定人生的答案。这不仅仅是一部史无前例引人思考的纪录片,或者说,这是一个追问普通人命运的社会学研究报告。
导演一开始拍这个纪录片,提出的第一疑问是,英国的社会阶级是否固化了?富人与穷人的孩子在长大以后,是否仍然会延续他们父辈的命运?
于是他找了4个来自富人阶级的小孩,他们从小就上私立学校,读的报刊是《金融时报》、《时代》杂志:
7岁的时候就信誓旦旦的认为自己以后会上牛津或者剑桥:
还有7个来自穷人阶级的小孩,他们大多住在伦敦东区,上的是公立学校:
还有三个来自中产阶级的小孩,他们的父母都有过良好的教育,而这些小孩虽然不是去贵族学校上学,当也被期望以后能够考上好大学:
7岁时,小孩都已经站在了不同的起跑点上。
但是当被问及未来,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的孩子,脸上都神采飞扬。宇航员、科学家、教师、赛马骑师······这些是穷人家孩子的梦想,他们都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
而在这7年后,就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
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很可能会失败。
因为宇航员、科学家,教师。。。这些都需要完成大学学业,而14岁已经在上中学的他们,很可能已经看到自己走入象牙塔的机会渺茫--毕竟他们从小就没有机会接触到好的教育,而他们的父母也对他们要上大学这件事情没有准备与信心。
于是在他们21岁时,导演的第一个问题似乎有了答案。7个来自穷人家庭的小孩里,6个都没有上大学,他们分别成为了出租车司机、建筑工人、搬运工,或者全职家庭主妇:
他们大都没有离开伦敦东区。无论是生活坏境还是职业,他们看似都在重复自己父辈的人生道路。
而那4个来自富人阶级的孩子,分别去了牛津、剑桥、杜伦以及巴黎。他们都仍然在学业中,并认为自己以后会成为律师、记者,总之是“成功人士”。
在之后的30年里,虽然他们的人生多有变数,但都没有跳出各自的原生阶级。
而这14个孩子中,能突破这种阶级桎梏的只有两个人,他们也成为了这部片子里的最大惊喜。
一个来自农民家庭的儿子Nick,7岁时,他所上的学校只有一个教室,他的父母都是终身务农的农民。
但他从小就对物理充满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与天赋。在14岁时,他已经意识到,自己必须走出这个村子,才能接触并学习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于是他努力争取到了奖学金,去了寄读学校。
在21岁时,他考上莉牛津物理学系。之后成为了一名教授。
还有一个惊喜来自Neil,一个中产阶级的小孩。在7岁时,他是那个兴奋的说着自己会成为宇航员的少年。
14岁时,一切都看起来都按照他父母的路子正常进行中。但7年后,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是,他在伦敦成为了一个居无定所的建筑地临时工人。
(原因是,他辍学了。一直认为自己会考上牛津的他在失败后,在其他大学呆了半年就呆不下去了。)
28岁时,当节目组再次找到他是在苏格兰的海岸上,他成为了一名流浪汉,每天都要为温饱担心,每天都挣扎着不知存在的意义。
35岁时,他来到了更偏寂的小镇,有了一个可以暂时居住的公寓,但依然没有工作,只能靠政府救济金生活下去。
当被问及7年之后,他会变成什么样子时,他的回答是,最有可能在伦敦流浪。而被问及觉得自己的人生失败吗?尼尔的回答是:我为了自己活下去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就这一点,我就认为它不是毫无价值的。
7年之后,在他42岁时,他的改变再次让所有人惊讶。在饥寒、孤独和精神疾病中辛苦挣扎了35年之后,他的人生迎来了无法料想的转折。(为了不剧透,这里就不详说了哦)
50年的光阴里,生活毫不掩饰它的残酷与荒诞。片中的每一个人年少时,无论贫富,都意气风发充满幻想,都相信未来有宝藏,会在某一刻闪出光亮。
但是,宝藏始终没有出现。慢慢地,片中的男人开始挨个秃顶,女人开始发胖,他们的眼睛里再也没有了憧憬和幻想。
梦想的浓雾散尽之后,裸露出来的是苍莽时间里有去无回的人。剩下的不过是生活而已。
所以最终,这个片子不是某些人的肖像,而是一群人的肖像。它讲述着人是如何发生变化的,并且尝试回答一个让人着迷的问题:我为什么成为了我自己而不是他人,我为什么在此处而不是彼处。
小编有话说
人的出身是我们自己不能决定的,但我们可以改变以后的生活。虽然很困难,但并不是完全不可能,只要有机会,我们就要竭尽全力去拼搏。
读书,让你看得见自己,看得见别人,看得到未来。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zz/16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