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中医特色优势
提高全民健康素质
中医博大精深渊源流长,作为中华民族的原创医学科学,中医药学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凝聚着几千年来中国人与疾病做斗争的智慧。弘扬中华国粹,传承中医药文化。
商丘广播电视台,医院联合打造大型音视频直播栏目《中医养生堂》每周三、周五14:30分,特别邀请医院名医做客综合广播直播间。
今天下午
医院
脑病二科主治医师贺君
做客FM《中医养生堂》
为大家介绍普及科学的中医养生之道
快戳视频学习一下吧~
专家简介
贺君
主治医师
毕业于河南中医药大学,大学本科,学士学位,多次代表我院参加急救大比武。长期在心脑内科、急诊科、重症监护室从事临床工作。医院神经内科进修,并多次赴中国卒中综合培训中心深造学习,理论基础扎实。擅长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癫痫诊断与治疗,脑梗死的溶栓治疗,神经内科急危重病人的抢救。
脑中风是我国中老年人的最主要杀手。
目前,我国脑中风发病率以近9%的速度上升。
脑中风已成为我国国民健康的头号杀手!
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
复发率高的特点,其致残率高达75%,复发率超过30%。
那么,我们怎么判断自己的中风危险程度,
尽早干预,远离中风呢?
小课堂
脑卒中的识别
如果卒中症状能够被早期识别,患者在发病4.5小时之内被及时送达有救治卒中患者能力的(综合)医院,得到规范的血管开通治疗,多数可以明显恢复,甚至完全恢复,健康良好的生活质量也将得到挽救。因此,及时发现卒中的早期症状极其重要,越早发现,越早诊治,治疗和康复效果也就越好。
年,国际上推出一套公众自我识别3个卒中症状的方法:就是我们现在比较熟悉的中风.(介绍)一是脸不对称、二是胳膊抬不起来、三是说话不清楚。
由于脑结构的复杂性,大脑、小脑等不同部位血管闭塞表现的症状不同,年7月,中国卒中学会在第七次学术年会期间正式发布了识别卒中早期症状的“BEFAST口诀”,就是在中风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两个待识别症状:身体难平衡、眼睛看不清。这两个症状的增加可以使公众在家自我识别卒中率由原来的70%提高到超过90%。
如何判断中风危险程度,尽早干预,远离中风?
中风的危险因素:8+2
①高血压病史(≥/90mmHg),或正在服用降压药物;
②糖尿病、
③血脂异常或未知、
④心房颤动和心脏瓣膜病
⑤吸烟
⑥明显超重或肥胖
⑦缺少运动
⑧脑卒中家族史
以上危险因素超过3条就是高危人群。
①以前有没有脑卒中、脑梗死病史
②以前有没有短暂性脑缺血病史
以上危险因素超有1条就是高危人群。
对卒中的危险因素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可以明显的降低卒中发病率,减轻卒中的负担。
①高血压患者建议
1.推荐家庭自测血压。注意清晨及下午血压情况,及时就诊在专业医师指导下选择合适自身的降压药物。
2首选非药物治疗包括减重、心脏健康饮食结构、减少钠摄入、补充饮食中钾摄入、在训练计划指导下的增加锻炼以及限酒。
②高血糖患者建议
1.糖尿病高危人群建议尽早进行糖尿病筛查;无糖尿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建议在年龄≥40岁时开始筛查。对于首次血糖筛查结果正常者,建议每3年至少重复筛查1次。
2.应当进行生活方式干预,适当控制体重;同时每周至少进行中等强度的体力运动(如步行)min。
3.糖尿病控制目标应做到控制目标个体化,推荐控制目标为空腹血糖4.4~7.0mmol/L,餐后血糖<10.0mmol/L。对有严重低血糖史、预期寿命较短、有显著的微血管或大血管并发症、严重合并症或难达到常规治疗目标的患者建议HbA1c目标<8.0%。
③高血脂患者建议
1.20岁以上的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1次空腹血脂,包括总胆固醇(TC)、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甘油三酯(TG)测定。40岁以上应每年进行血脂检查。
2.临床调脂达标,强调所有个体要终生坚持心脏健康生活方式。药物治疗首选他汀类调脂药物,起始宜应用中等强度他汀,根据个体调脂疗效和耐受情况,适当调整剂量。他汀不耐受者、胆固醇水平不达标者、严重混合型高脂血症者,应考虑与其他调脂药物联合使用。
3.为评估LDL-C降低幅度及患者的依从性,应在启动他汀治疗或他汀剂量调整后4~12周复查血脂水平,此后必须3~12个月复查1次血脂。
④吸烟酗酒者:吸烟患者应戒烟,酗酒者应减少饮酒量甚至戒酒。
⑤心房纤颤:合并高血压和左心功能不全等卒中危险因素时,应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
编辑利华审核袁媛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zz/16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