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又称半身不遂,是指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它是急性脑血管病的一个常见症状。轻度偏瘫的患者虽然尚能活动,但走起路来往往有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瘫痪的下肢走一步划半个圈,这种特殊的走路姿势,叫做偏瘫步态。严重者常卧床不起,丧失生活能力,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照料和经济负担。
近期,浙大二院台江分院中医康医院帮扶专家何莎医师的指导下,为一名住院康复治疗的偏瘫患者应用早期四肢联动训练器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及协调训练,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何莎医师指导患者使用四肢联动训练仪改善患者运动功能障碍
案例
患者杨某某,男性,55岁,因“左侧肢体活动功能障碍10+天”入院。入院后,何莎医师对患者进行康复评价,发现患者左上肢运动功能障碍,左上肢无法上举及抓握,左下肢行走为偏瘫划圈步态,需扶拐行走,日常生活需依赖家属照顾。患者入院后行头部血管扫描检查提示:右侧颈内动脉入颅段明显狭窄,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何莎医师为患者进行康复常规偏瘫肢体综合训练及中医针灸理疗,同时应用四肢联动训练仪促进患者左侧运动功能的恢复。患者入院治疗1周后,左侧肢体肌力由3级恢复至5级,可独立行走,不再需要拐杖协助行走,能够日常生活自理,顺利回归家庭及社会。
入院当天因左侧肢体偏瘫,左上肢无力,左下肢行走为偏瘫划圈步态,需扶拐杖行走
入院1周后可独立行走
头部MRI示右侧放射冠梗死
头部MRA右侧颈内动脉入颅段明显
狭窄,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
何为四肢联动训练仪?
四肢联动训练仪是一种较好的躯体协调性运动训练方法,医院被广泛应用于脑卒中康复治疗。四肢联动训练可改善脑卒中患者联合反应,患者在做四肢联动训练时,足底皮肤触、压觉和踝关节的本体感觉输入,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激起皮质和反射途径的特异性反应,引起脑组织从内部通过结构和功能的调整与重组,进而恢复和代偿失去功能的能。四肢联动训练可以对脑卒中患者的髋、膝、踝关节以及周围韧带进行不同程度的牵伸,脑卒中患者做完四肢联动训练后患侧下肢肌张力也得到相应的改善,关节的活动度增大,灵活性增强,步行趋稳,运动功能得以较快恢复。
科室团队介绍
姓名:何莎
主要擅长:擅长颈椎病、腰椎病、膝骨关节炎、四肢骨折术后、脑血管疾病康复治疗。
坐诊时间:星期一、星期三
坐诊诊室:门诊二楼,中医科门诊
帮扶时间:6个月,.4.24--.10.25
姓名:郭玉梅
主要擅长:颈肩腰腿部疼痛疾病与中风后遗症的诊断与治疗,各种常见慢性病的中医药治疗。
坐诊时间:星期五
坐诊科室:门诊二楼,中医康复科门诊
姓名:张荣市
主要擅长:椎间盘突出症、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带状疱疹神经性疼痛、关节疼痛的综合处理,以介入及神经阻滞的综合治疗方式治疗各种疼痛疾病。
推荐阅读1.痔疮患者的福音:无痛治痔,真的不疼了//记浙大二院台江分院普外科成功开展首例痔疮TST微创手术2.医院多学科协作,成功开展一例避孕节育环嵌入直肠困难型取环术3.健康的睡眠,你值得拥有4.浙大二院台江分院泌尿外科又一例新技术成功开展(泌尿外科新技术)5.减轻术后疼痛,开创可视化蓝图//手术麻醉科成功开展B超引导下股神经阻滞术(麻醉科新技术)6.有创血压监测,精准捍卫生命(重症医学科新技术)7.“换血大法”,成功救治重症脂源性胰腺炎(重症医学科新技术)8.我院消化内科成功开展胃镜引导下鼻空肠营养管置入术(消化内科新技术)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zz/16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