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是在现场和途中进行的,条件有限,采用正确的救护措施对卒中的救治具有重要意义。保存生命、恢复功能、顾全解剖完整性是卒中院前急救的三大原则。在卒中发生第一时间到达抢救现场,建立静脉通路,维持呼吸、循环功能,能有效抢救患者生命,减少伤残的发生。
病情观察
到达急救现场后立即观察病情(表1),判断有无意识障碍及意识障碍的程度。及时准确地做出判断,从而有效地分析疾病的发展趋向和转归(若出现意识障碍,面色苍白,大汗淋漓,二便失禁,脉微欲绝等则提示病情危重,预后差),以便在最短时间内制订出急救处理方案,稳定病情。与此同时要仔细询问病史、此次发病经过,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立即测量手指血糖,了解血糖情况等。
表1现场急救观察项目
瞳孔:大小、双侧是否等大、对光反射
颅内高压症状:头痛、恶心、呕吐
呼吸道畅通情况
肢体活动
转诊准备
及时向家属交代病情,与患者家属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度,告知转运的风险性,让其在《院前转运危重患者风险告知同意书》上确认签字,在保持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及时转运,避免医疗纠纷。转运前对危重患者进行预处理(表2),对于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的患者给予留置针开放静脉通路,输液时尽量避免输注偏瘫的一侧肢体以免影响患肢的活动和康复,及时应用降低颅内压的药物,并保证在规定时间内输入;如有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降低,应保持气道畅通,给予面罩大流量给氧或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烦躁不安的患者可适当给予镇静。根据患者病情完善治疗及护理,加强管道护理,保证各管路通畅防止脱管,对于特殊用药及时交接,认真填写院前急救记录单,完善各项相关记录。
表2转运前卒中患者预处理
颅内压增高患者
给予留置针,开放静脉通路,应用降颅内压药物
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降低患者
保持气道畅通,给予面罩大流量给氧或气管插管
烦躁不安患者
给予镇静药
体位护理
高度怀疑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应尽量减少搬动,轻搬轻放,注意人身的安全,担架固定要牢固,避免滑脱。下楼时,应使患者处于头高脚低位,尽量保持平稳。上救护车时,使患者头在前脚在后,急救人员应在患者头端便于随时观察病情。在车内尽量使患者头部抬高15~30°避免颈部弯曲,这样既可保证脑血流灌注,又可保证呼吸道通畅。如有意识障碍宜采用侧卧位,头稍前屈,以利于口腔分泌物流出防止发生误吸。对躁动不安的患者应轻轻扶住其头部,以免头部振动加重或引发新的出血。
呼吸道管理
松解衣领和紧身衣裤,若有假牙或牙齿松动者应取出。舌后坠者用舌钳将舌拉出后再放置口咽通气管。如患者呼吸停止或自主呼吸无效时即行气管插管,接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插管固定牢固,避免转运途中插管脱出或移位。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发绀、口腔分泌物增加等现象,痰液较多时应及时清除口腔内分泌物和呕吐物,必要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颅内压管理
当患者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嗜睡时,提示早期颅内压升高。颅内压迅速增高时患者的意识障碍加深或出现昏迷,继而呼吸、甚至出现呼吸心跳停止。如瞳孔不等大、眼球运动障碍、去皮层强直等,提示有严重脑水肿或脑疝形成。此时应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尽量选用静脉留置针,选择穿刺点时尽量避开关节,这样可以避免患者躁动带来不必要的药物渗出。静脉穿刺成功后快速静滴20%甘露醇或静脉注射呋塞米等脱水利尿剂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形成。急性脑卒中患者多有高血压病史,发生卒中后颅内压的增高可使血压进一步的升高。当收缩压维持在~mmHg,舒张压维持在90~mmHg的范围内,不主张降压治疗。维持适当的血压有利于保证脑的血流灌注。当血压超过/mmHg时可针刺大椎、涌泉、百会等穴位降压,针刺手法一般为强刺激,不留针,对体质弱不宜搬动的患者针刺时刺激量宜小,得气留针。
小结
卒中的抢救成功率与原发病、全身状况有关,及时、正确的院前救护可以抢救患者生命,有效减少伤残。院前急救重要的是突出一个“急”字。对患者进行敏锐的观察、对病情的分析和应变能力以及急救工作准备的充分和熟练与否关系到患者的生死存亡。在抢救成功后,患者进入恢复期时,给予改善肢体症状药物,如应用华佗再造丸改善患者半身不遂、拘挛麻木、口歪眼斜、言语不清,对于卒中的患者的恢复很有裨益。
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哪里好白癜风医院呼和浩特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zz/6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