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26日,很荣幸参加了由GZCPT主办的脑卒中康复治疗学习班。主讲老师郭丹老师从国际康复理念、活动分析和临床应用等详细为我们展开、主讲老师常冬梅老师则给我们介绍了新Bobath疗法的临床思路以及实操演练。两天的学习下来很充实,收获颇多,使我更新了康复理念同时打开了另一种治疗思路。现将两天学习简单总结如下,请两位老师和各同行指点。
分享一:第一天
理论篇
一、康复:
1.康复的概念:
再一次让他能够做要做的事情,恢复他的权利、资格、名誉,给他再一次生活动力,恢复人权和做人的尊严。(而不是单纯的体能训练)
思维模式:ICF模式。
强调在疾病的基础上考虑如何参与活动、融入社会。
2.未来医疗发展:生活模式
(1)发展必要:生活模式考虑疾病带来的生活相关的问题,多专业团队予以解决,重建生活方式,治疗是介入方式,其根本目的是回归生活,因此未来生活模式将会替代通过病理诊断确定病因,并由临床相关科室进行治疗的医学模式。
(2)保障三个水平的质量:生命质量、生活质量、人生质量。(具体如下图)
(3)生活环境改造:辅助器具的佩戴(特别是足托、手杖和轮椅等)和核心肌群的锻炼,强调利用治疗之外的时间在生活中训练。
3.日本康复医疗发展
重视加强康复,减轻社会负担,解决了无病无治疗无人照顾无处可去,生活不能自理,家属不接收,后遗症多,认知症多人员等相关社会难题。
二、早期康复:
1.概念:从新发生的疾患,手术及急性恶化48小时以内开始为了维持、改善、重新获得人体运动机能、呼吸机能、摄食机能、消化机能、排泄机能、睡眠机能、免疫机能、精神机能、认知机能等各种机能的一系列手段称为早期康复。
2.重视危险性管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缩短住院日,预防残疾。
3.不同阶段的康复
恢复期康复:恢复病人生活能力。强调吃饭,去卫生间等生活活动回归特定场所,不是都在床上完成。
生活期康复:改善睡眠、便秘等提高生活质量。
终末期康复:强调无痛苦。
实践篇
呼吸:
倡导的呼吸模式:倡导3次平静呼吸,再3次深呼吸,再3次平静呼吸,再3次深呼吸,再平静呼吸的模式更佳。
肩部:
1.诱导出现肩部支撑和头后伸训练:
仰卧位头水平运动—俯卧位肘支撑头后伸抗重运动—麻痹侧垫高负重—麻痹侧支撑负重—双手压床麻痹侧(刺激肩部肌肉收缩)—麻痹侧支撑充分负重,非麻痹侧活动,做重心转移。
2.肩手综合征的处理原则:
交感神经萎缩的现象,是一种过敏反应,要保护肩关节,诱发肩部肌肉收缩来改善,归结为早期康复没做好;在无痛保护下可以对症治疗及生活训练。
3.肩关节半脱位处理:
诱发肩部肌肉收缩和肩胛骨的运动。可以用闭链的俯卧位肘支撑位重心转移,双手压床诱发肩部肌肉收缩;用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和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屈颈5s重心转移再对侧回旋,刺激麻痹侧肩部肌肉收缩。
辅助生活训练举例:
1.轮椅的选择:
轮椅的高度根据坐高制定,坐于轮椅上踝关节背屈0度,膝关节屈曲90度,髋关节屈曲90度(大约95度)的姿势下,患侧放在足托上,健侧操作轮椅。
2.轮椅上辅助生活训练举例:
(1)上身直立,患侧放在轮椅上,健侧下肢在地上滑动,不仅提高主动性,腹肌也得到了锻炼,给于患者治疗之外的运动训练时间。
(2)充分进行步行之外的移动。
(3)教患者自己操作轮椅,坐在轮椅上,每一次操作都是全身触通的过程。
其关键是患者及其监护人均需掌握辅助生活训练。
活动分析
1.偏瘫肢体训练中抑制代偿动作,进行功能性的活动:
举例:吃饭动作上肢的运动是三关节的运动,简化动作,改为单关节的分离运动,一步一步进行。
2.偏瘫健侧翻身活动分析:
现象是患侧上臂留在后面,通过诱发肩胛骨周围肌肉收缩来治疗,比如诱发肩胛骨上提,做肩胛骨上提的动作时刺激斜方肌。
3.偏瘫站立活动分析:
(1)前反馈(运动前的准备,全身紧张),特别是骨盆的前倾,为站立做准备,然后双下肢要充分的负重站立。
(2)诱发动作:治疗师站立在患侧,上臂外旋,重心向患侧移动,使背阔肌牵拉,骨盆前倾,站立。坐下则上臂内旋。
4.偏瘫步行活动分析:
如何迈步:重心对侧移动,体重前移,骨盆后旋,同侧下肢迈步。
分享二:第二天
Bobath概念的临床思路
一:以前的Bobath
1.BobathConcept
(1)来源于经验。
(2)是针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患者的治疗概念。
(3)治疗没有既定指南和顺序,而是分析和解决每一位患者的功能水平的主要问题点。
“概念”意思是思想、见解和思考,是不断改进和发展的。
2.Bobath概念
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造成的功能、运动、姿势控制障碍的个体进行评估和治疗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3.治疗方式
通过促通改善姿势控制和选择性运动,诱导出患者的最大功能。
(1)促通Facilitation
促通不仅是一个用词,也指利用熟练的诱导以及环境的变化,达成课题。
促通技术是指Bobath治疗师的立体认知加以解释、统合,执行治疗操作的综合能力、另外运动控制、大量的理论和专业性的实践知识也是不可缺少的。
(2)选择性运动Selectivemovement
对临床而言,“选择性运动”是基于稳定的适当的肌肉活动产生的某个关节或环节分离了的被选择了的运动。
二:现在的Bobath方法
1.Bobath概念
现在的Bobath治疗,重视通过各种途径的感觉输入,获得更为有效的功能性运动学习能力。概念的基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运动控制系统模型、可塑性概念、运动学习的原则与理解、人体功能性的运动适应(正常运动)。
2.治疗目标
并不是让患者恢复正常的运动,而是最大限度的诱导患者的潜能,尽可能使其有效地适应环境和满足课题需求。
3.三个基本方针
(1)针对姿势控制(动作形成的基础)进行治疗。
(2)移动(步行)能力的再获得。
(3)上肢与手的功能的恢复。
以上3点并非区别独立互不联系,而是在治疗中相互关联着同时展开。
4.临床推理:
手法治疗不应是系列的标准化技术,而是充分考虑患者特点,进行临床推理的过程。
◇帮助患者获取各种感觉,特别是本体觉。
◇帮助患者重组姿势、运动控制的网络。
◇帮助患者有效的完成动作。
◇全面的、个性化的方法。
三:Bobath的应用:
1.Bobath应用于脑损伤
2.Bobath训练技术:
通过关键点的控制、
感觉的输入促进姿势反射、
再进行主动的运动控制训练。
3.偏瘫下肢足下垂的处理:
常老师通过一个病例展开临床治疗中常见足下垂的处理,简单介绍一下常老师的处理思路:
(1)首先考虑力线问题。足下垂表现跟骨内翻和距骨向外侧凸出来,小指内收紧张,足底放不平。
(2)其次调整根骨处于中间的位置上,把距骨送到胫骨的关节腔内,回归小指展肌正确力线,使小指活动出来,指伸肌兴奋,踝背伸容易出来。
(3)然后是考虑主动肌与拮抗肌的关系。主动肌充分收缩时,拮抗肌递减一点并维持一定的张力。下肢踝背伸肌群和跖屈肌群是这样一对关系的肌群。
(4)偏瘫侧下肢行走时若出现小腿三头肌松弛,处理:在正确的力线下踝缓慢背伸的同时刺激松弛的小腿三头肌特别是比目鱼肌收缩,然后在刺激收缩下,踝关节向脚趾方向伸长趾屈。
常老师特别强调“治疗+生活管理(姿势、轮椅等)”的模式,教给我们的还有很多很多......
信息来源:医院康复训练中心
图文编辑:周武
图文校正:叶智慧
图文审核:郑文华
促进康复技术与管理交流
宣传康复科普
传播学科文化
儿童白癜风治疗河北哪里治白癫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hl/11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