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神经系统疾病质量控制中心、中国卒中学会、神经疾病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发布会,联合发布BioMind?脑血管病诊疗辅助决策系统。现场火爆程度,丝毫不逊于年发布全球首款神经影像AI辅助诊断产品、BioMind?系列产品“天医智”。
01
脑卒中防控形势严峻
《中国卫生健康统计提要》数据显示,年脑血管病占我国居民疾病死亡比例在农村人群为23.18%、城市人群为20.52%,这意味着每5位死亡者中就至少有1人死于脑卒中(俗称“中风”)。
据《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显示,我国脑卒中呈现出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经济负担五大特点。我国40岁以上脑卒中现患人数高达万,40~74岁居民首次脑卒中标化发病率平均每年增长8.3%,每年约万人因脑卒中死亡,每12秒就有一人发生脑卒中,每21秒就有一人死于脑卒中。因此,脑卒中疾病负担有爆发式增长的态势,并呈现出低收入群体快速增长、性别和地域差异明显以及年轻化趋势。脑卒中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第一位死亡病因,农村更是重灾区。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指出,首次脑卒中后1年的复发率高达17.1%。同时,~年期间,中国脑卒中发病人群中年龄70岁以下的患者比例持续增加,脑卒中呈现逐渐年轻化的趋势。此外,脑卒中患者往往会导致残疾等严重后遗症,即使没有残疾,可能终生都要进行康复治疗。脑卒中患者人均治疗费用高达数万元,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医院常务副院长、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拥军强调,针对脑卒中的治疗与防控,建立统一的诊疗质控标准尤为重要。
王拥军医院常务副院长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年,原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脑卒中规范诊疗和医疗质量控制工作的通知》指出:脑卒中早期筛查和规范诊疗是专业技术性较强的一项工作,要充分发挥临床专家和专业机构的作用。并决定成立卫生部脑卒中临床规范诊疗和医疗质量控制专家组。
02
质控成为破解脑卒中难题的关键
年6月,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简称国家神经系统疾病质控中心)宣布组建,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委托,落户医院,王拥军任中心主任。
此后,医院成立全国脑卒中医疗质量控制专家委员会,建立区域脑卒中医疗质量培训中心和省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覆盖全国29个省、市和自治区的医院(约占医院数的25%)。同时由王拥军团队开展全国脑卒中医疗资源调查,明确了医疗资源配置的基础数据,牵头制定了《缺血性脑卒中诊断和诊疗质量控制》这一重要的行业标准,建立了缺血性卒中医疗质量关键指标体系,并在全国范围内普及推广。
年6月30日,其团队研究结果在国际顶级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同步在线发表,这也是世界脑血管病领域第一篇医疗质量改进的高质量文章。
诊疗规范的建立与医疗质量的控制无疑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王拥军团队开展的研究发现,通过多重质量改进干预工具和质量反馈技术,实现了脑卒中患者医疗质量综合指标提升3.4%,1年新发血管事件下降2.7%,致残率下降2.0%。
医院神经病学中心血管神经病学科副主任、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质量研究部主任李子孝认为,通过质控,不仅能够加强医疗机构多学科协作、规范脑血管病急性期的预防和诊治,改善患者预后,还能不断推进脑血管病诊治的标准化和同质化,为脑血管病患者提供优质、价廉、可及的医疗服务,大大降低患者、家庭、社会的沉重疾病负担。
李子孝医院神经病学中心血管神经病学科副主任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质量研究部主任
03
由“诊”到“疗”到“愈”全过程辅助决策
同日,“金桥工程II”——基于脑血管病诊疗辅助决策系统的医疗质量改进临床对照研究宣布启动。并同时发布《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
“金桥工程II”即:选取一定样本量的脑卒中患者,在其诊疗全过程,将“是否使用脑血管病诊断辅助决策系统”设为对照变量,设置干预组和对照组,对比两者的治愈率、致残率与复发率等临床数据。
毫无疑问,脑血管病诊疗辅助决策系统将有望成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脑卒中临床诊疗规范的重要质控工具。
也就是说,通过“医疗+AI”的紧密结合,“”有可能帮助建立脑卒中临床诊疗的金标准。那么它的原理是什么呢?
首先,相较于其他CDSS(临床辅助决策支持系统),“”脑血管病诊疗辅助决策系统则包括“诊”、“疗”、“辅助决策”三层含义。即:从入院开始,脑卒中患者的MRI/CT影像就开始传输到“天泽”系统,运用大数据与AI技术,“天泽”自主分析出卒中类型为出血性还是缺血性、发病部位、发病机制、发病病因等,并结合患者的病史、家族史、并发症等信息,给出临床治疗辅助决策方案。同时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欧美指南、中国指南、最新科研文献和成果作为参考,并在预后继续发挥辅助决策作用。
因此,“天泽”是“AI+CDSS”的强强联合,实现了从诊断、治疗、预后全过程的辅助决策,帮助医生实现了从患者入院到出院,均可在诊疗规范指南和患者数据实时更新的参考下,科学、合理地做出临床决策。
荆京神经病学博士医院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神经影像研究中心
“‘辅助’的意义很重要,全过程的辅助决策将更加有利于临床工作。”医院、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神经影像研究中心荆京博士表示。
“在辅助诊断的赛道逐渐变得拥挤的今天,难能可贵地是,‘天泽’已经实现了辅助治疗的升级。”神经疾病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技术负责人、BioMindCTO吴振洲表示,目前美国、韩国及欧洲都在布局AI辅助治疗产品,但在我国,AI辅助治疗尚处于起步阶段,医院合作的起点显得尤为重要。
吴振洲神经疾病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技术负责人、BioMindCTO
04
实现“天坛经验+AI”有机结合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质控中心是国内第一家,也是唯一一个国家级的神经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国家卫健委相关负责人曾表示,之所以委托给医院,是基于医院多年来一直负责国家神经内科质控工作,成效显著,在年所有国家级质控中心工作评估中得分第一。医院的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学科建设和质控研究在国内外影响也非常大,在医院影响力评价中,医院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都获得第一。
同时,值得注意地是,“天泽”是借助天坛优质大数据进行训练学习,与天坛百余名顶级专家临床经验有机结合,来自清华大学、中科院、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全球顶级AI技术团队配合研发,引领全球医疗AI发展趋势。
“天坛经验+AI”的有机结合,必将以点带面辐射全国,建立质控协作网络,促进脑血管病诊疗质量在不同地区趋于同质化,推进医疗质控的精准化和可及性,加强医疗质量工作的国际影响力。王拥军表示,“‘天泽’也将有效推进分级诊疗制度与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从而为基层百姓创造更多的健康福祉。”
更多精彩:
关于人工智能,总理批了!
重磅!这款医疗AI产品两次被国家点名!
喜大普奔!BioMind在新加坡领证了!
喊你参会
这场在上海的国际AI盛会你不容错过!
受到世界瞩目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医学影像AI已进入4.0时代
北京安德医智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医疗领域人工智能应用研发的专业AI公司。公司致力于深度学习技术与临床需求的深度融合,辅助医生提高工作效率和诊断水平为宗旨,研发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室的医疗AI产品。
“BioMind天医智”是我们的旗舰产品,是全球神经系统疾病诊断的首位人工智能(AI)选手,它的面世意味着AI辅助诊断真正进入临床应用,也意味着医学影像进入双脑诊断时代!
BioMind秒级诊断,诊断过程进行人工智能数据采集,并有智能病灶勾划、自动生成诊断报告,医生复核无误后,即可签发报告。
医学AI的加入,既可以帮助医生提高诊断水平,又可以帮助医生减少事务性工作,促进医学影像科工作流程的优化,从而专注于更有价值的临床决策,以及对患者的人文关怀。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hl/14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