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eurology:急性脑卒中患者鼻饲管与肺炎、临床结局的关系
近日,神经病学领域权威杂志《neurology》上发表来自英国医院临床和基础神经科学系LalitKalra博士及其团队的文章,旨在明确急性脑卒中患者鼻饲管、肺炎及其临床结局的关系。
该研究是一项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纳入了从年4月21日至年5月17日期间住院例在症状发作48小时内预防性运用抗生素并且限制进食的卒中患者,在第14天,研究者分析了卒中后肺炎的发生情况,以及在第90天评估患者死亡率和采用改进的Rankin量表评分系统来衡量功能。采用广义混合模型对年龄、合并症、卒中类型、严重程度以及护理质量进行调整。在后续的14天所有患者都有随访,而在90天有36(3%)例未进行随访。
研究者发现插有鼻饲管的患者(/[24.4%])有更严重的卒中(中位NIH卒中量表评分17vs14,P=0.)、意识障碍(39%vs28%,P=0.)。
而插鼻饲管并没有增加卒中后肺炎的发生(43/[14.4%]vs80/[10.1%]),调整后的比值比为1.26(95%置信区间为0.78-2.03,P=0.35),在第14天和90天的死亡率分别为(33/[11.1%]vs78/[9.9%],调整的比值比为1.10[95%置信区间为0.67-1.78],P=0.71;79/[26.5%]vs/[19.2%],调整的比值比为0.95[95%置信区间为0.67-1.33],P=0.75)。(文章详见--Neurology:急性脑卒中患者鼻饲管与肺炎、临床结局的关系)
2Stroke:亚洲研究再议急性脑卒中后的双抗治疗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与单用阿司匹林相比,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是否有更好的疗效及安全性一直是一个热点话题。针对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是否可以减少卒中后30天MRI上缺血性病灶的风险这一问题,来自韩国的学者展开了研究,研究结果近日发表于《Stroke》杂志。
此前的CHANCE研究提示,早期、短期使用双抗治疗对于降低卒中复发风险是安全有效的。CHANCE研究的普适性一直是一个问题,因此目前尚需更多的研究,以确定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在卒中二级预防中的作用。
该研究与CHANCE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患者是在卒中发生后纳入研究的(虽然同样在48小时之内),并且并未给予氯吡格雷的符合剂量,这可能导致双抗组中获益的下降。与CHANCE研究相比,COMPRESS研究的抗血小板治疗疗程更长。
该研究围绕着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这一更为广泛的纳入标准,使得研究的普适性更强,但寻找组间差异的能力可能因此受到了阻碍。另外一些正在进行的研究,如POINT研究,将会有助于确定双抗治疗在卒中二级预防方面的地位。(文章详见--Stroke:亚洲研究再议急性脑卒中后的双抗治疗)
3Stroke:CT血管造影在急性脑卒中患者评价中的安全性较好
长期以来非增强型头部计算机断层扫描(NCHCT)一直是急性卒中成像的护理标准。新的指南建议使用先进的血管影以确定符合血管内治疗条件的患者,并且更新了在紧急设置中无实验室确认的肾功能患者的安全性问题。
在急性卒中评估过程中,对于治疗白癜风有效方法北京治疗白癜风不复发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hl/4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