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脑卒中,也称青年中风,是指年龄小于45岁者发生的脑卒中,占全部脑卒中的5%~15%。青年脑卒中病因复杂多样,脑血管病变约为45.6%~75.8%。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脂类食物的摄入量增加等因素,脑卒中在青年人中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下面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青年脑卒中的发病原因主要有哪些,以便及时进行预防和处理。
1.早发性脑动脉粥样硬化(prematureatherosclerosis,pre-AS)
研究表明,pre-AS是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最主要原因。动脉粥样硬化的传统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髙血脂与高黏血症、吸烟与酗酒、糖尿病等。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抗憐脂抗体、脂蛋白异常等这些新的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或标记物逐渐被发现,与中老年脑卒中不同,这些新发现的危险因素,可能在青年脑卒中发病中显得更为重要。
1.1高血压
目前普遍认为高血压既是脑出血的直接原因,又是脑出血第一位的危险因素。在青年人脑出血中以大于31岁年龄组常见。
国内外的报道一致认为高血压也是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在青年患者中,髙血压可加速动脉硬化的发展,导致血管壁的增厚、管腔狭窄,同时血液中的有形成分附着于血管病变处形成附壁血栓而导致脑梗死。
1.2高血脂与高黏血症
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具有该年龄层不该有的血脂异常,造成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长期反复损伤会引起血小板黏附、聚集、脂质沉积、平滑肌细胞增生等一系列反应,形成动脉硬化而诱发脑血栓形成。
各种原因的高黏血症如红细胞增多症、骨髓及外骨髓增殖、蛋白异常症等均是青年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近年来流行病学调査数据分析报告,血液黏度增髙和高纤维蛋白原是促发青年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
1.3吸烟与酗酒
经常吸烟是一个公认的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其危险度随吸烟量而增加。烟草中尼古丁刺激交感神经,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促进血小板的聚集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长期大量饮酒和急性乙醇中毒是导致青年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乙醇可直接作用于脑血管平滑肌而引起脑血管痉挛、血压升高,导致脑缺血,迅速地增加血液黏稠度,降低脑血流,促进脑卒中的发生。
1.4糖尿病
糖尿病血管病变作为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它不受年龄、性别的限制。糖尿病与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高脂血症及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有关。糖尿病微循环障碍发生机制认为:糖尿病早期,微血管压力及流量的增加导致损伤反应,包括内皮细胞受损、基底膜增厚引起微血管硬化,血管舒张反应降低、微循环血流动力学异常,出现微血管损害与病变。同时研究表明高血糖可进一步加重卒中后的脑损害。
2.脑血管发育异常
脑血管发育异常也是青年脑出血主要原因。包括颅内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脑底异常血管网形成、肌纤维发育不良等,其中以颅内动脉瘤和脑动静脉畸形最为多见。
2.1颅内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是脑血管系统的有破裂倾向的局灶性病理扩张。占全部动脉瘤的90%,最常位于经过蛛网膜下腔的主干动脉发出分支的部位。
动脉瘤破裂可导致脑实质内、脑室内或硬膜下腔出血,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常见原因,占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70%~80%。动脉瘤和畸形血管破裂是青年人脑出血的最常见原因。
2.2脑动静脉畸形
脑血管畸形以脑动静脉畸形最多见,约占脑血管畸形的90%以上,所致的脑出血约占20.5%?39%。脑动静脉畸形为许多动脉与静脉纠结在一起形成的复杂血管团,其间通过瘘道直接相连,没有毛细血管床。供血动脉肌层不完整,受到血流冲击时,引流动、静脉易扩张破裂,导致出血。
有研究提出脑动静脉畸形是胚胎发育阶段静脉异常萎缩所致,并具有继续生长的潜能,是青壮年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癲痫的常见原因。
2.3脑底异常血管网形成
脑底异常血管网形成,又称烟雾病,是颈内动脉虹吸部及大脑前、中动脉起始部进行性狭窄或闭塞,以及颅底软脑膜、穿通动脉形成细小密集的吻合血管网为特征的一种慢性脑血管闭塞性疾病。
烟雾病好发于儿童及青年,儿童多以脑梗死为主,可能为多种原因导致的血管痉挛,成年人多以脑出血为主,出血部位以基底节、脑室为主。也可表现为异常血管网壁薄破裂发生的蛛网膜下腔出血。
2.4肌纤维发育不良
多见于白种人群和年轻妇女。该病是一种较少见的、原因不明的、非炎症性动脉疾病。目前认为是一种先天性疾病,主要累及多部位中型动脉,如肾动脉、脑血管等。在头部的肌纤维发育不良的患者中,95%发生在颈内动脉,12%?43%发生在椎动脉。
3.脑动脉炎
炎症性动脉病变是一组不同病因引起血管壁炎症和坏死改变的临床疾病,病因主要包括特异性感染和非特异性感染等。各种性质的脑动脉炎均可产生局灶性脑缺血或出血,约占青年脑梗死的20%。
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近来认为可能是感染引起血管壁上的变态反应所致。这些感染因素也可能通过促凝、损害内皮功能,使斑块失稳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3.1特异性感染
特异性感染动脉炎临床上常见的有螺旋体(如梅毒)、分枝杆菌(如结核杆菌)、真菌(如隐球菌)、病毒(如巨细胞病毒)、立克次体及支原体感染等。
有研究表明钩端螺旋体脑动脉炎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青年脑梗死的较常见病因之一。慢性肝炎病毒感染可引起多动脉炎、脑梗死、脑神经麻痹或周围神经病变等。
3.2非特异性感染
非特异性感染如严重的扁桃腺炎、淋巴结炎、风湿关节炎、硬皮病、急性风湿热、炎性肠病、HIV病毒感染等均可以继发脑动脉的炎性改变,使管腔狭窄或闭塞,主要病理变化是在脑部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淋巴细胞浸润、血管壁软化坏死,同时伴广泛微血栓,可产生全脑和局灶症状。
总之,青年脑卒中的脑血管病变的病因及危险因素复杂多样,还有待于继续深人进行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病例对照研究,积极防治导致脑血管病变的pre-AS、脑血管发育异常、脑动脉炎等病因及危险因素,可有效降低青年人脑卒中的发生率。
资料:
姜永飞,刘学文.青年脑卒中脑血管病变研究进展[J].中国误诊学杂志,,8(27):-.
整理:刘芹硕士研究生北京大学护理学院
北京中科白癜风双节惠民北京中科白殿医院官网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jc/10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