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血压患者中约75%存在高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是复杂环境与遗传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霍勇教授霍勇教授介绍。
世界卫生组织CDC疾控分类目录认为健康成人空腹HCY平均水平在5-15umol/L,当HCY水平为≥10umol/L,属于高HCY血症,伴有高HCY的高血压,被称为“H型高血压”。
“H高血压型”是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预计到年我国每年新发现脑卒中的病人将由现在的万增至万,脑卒中发生率、死亡率居世界之首。而与此同时西方国家的脑卒中发生率则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提高对H型高血压的认识,并注意防治的原因。
为扭转我国卒中高发并高速攀升的态势,国家十三五精准医学重大专项专门立项对精准防控H型高血压、如何进一步降低卒中发病率,进行分子水平的深入研究。
启动会现场
年9月8日,H型高血压与脑卒中精准防控研讨会暨国家“十三五”项目H型高血压分子分型研究启动会在西安召开。
启动会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霍勇教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韩雅玲院士共同主持,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葛均波院士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重要专家出席了本次启动会。
“历经20余年,我们致力于回答为什么中国高血压患者脑卒中高发?如何针对中国高血压患者进行脑卒中精准预防?”霍勇教授表示,中国高血压患者首发脑卒中精准预防措施是在控制血压的基础上精准补充叶酸。
霍勇教授介绍H型高血压—脑卒中防治的精准医学研究
霍勇教授在启动会上系统的介绍了H型高血压“十二五”重大专项的重要发现,以及“十三五”H型高血压精准研究队列建设、研究内容、CSPPT-2研究和十三五中意国际合作研究。
霍勇教授是该项目的首席科学家,7年,该团队在世界上首次确认长期适量补充叶酸能够显著降低卒中风险。此后,该团队又设计实施了我国心血管领域最大样本(超过2万)、随访时间最长(平均4.5年)的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CSPPT,最终确认降压药联合叶酸可以进一步降低21%首发脑卒中风险。
该研究成果于年4月在国际顶级期刊JAMA发表以后,在国内外医学界引起强烈响应,并获得国际医学权威机构最高级别举荐。
启动会上,韩雅玲院士就项目子课题“H型高血压与PCI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复合终点时间关联队列研究”做了介绍。
韩雅玲院士
李建平教授、赵敏博士、黄晓博士、邢厚恂教授等项目专家分别就项目的试验设计、实施情况以及项目规划等进行了介绍。
葛均波院士
葛均波院士总结时指出,我国因生活饮食习惯等与国外有较大差别,不能照搬国外的数据。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收集和研究自己的数据,为中国人自己的心血管疾病防控事业贡献数据。
(本文转自医师报作者宋箐责任编辑许奉彦)
北京哪间医院治白癜风好北京有什么地方治疗好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jc/1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