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发现并控制危险因素,远离脑卒中
目前我国居民第一位死因是心脑血管病,近年心脑血管病发病呈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是导致60岁以上人群肢体残疾的第一位原因。脑卒中是急性脑血管病,是由各种血管性病因(包括出血和缺血)引起的急性或局灶性脑功能障碍,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及经济负担重的特点,对人类健康和生命造成极大威胁,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充分认识脑卒中的严重性,提高脑卒中的治疗与预防水平、降低脑中风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是当务之急。
1.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为可控和不可控两类
可控危险因素
(1)高血压,无论是出血性中风还是缺血性中风,高血压是最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
(2)吸烟;
(3)糖尿病;
(4)心房颤动或有其他心脏病,如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尤其防止心房颤动引起栓子脱落造成脑栓塞;
(5)血脂异常,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最主要脂蛋白;
(6)颈动脉狭窄;
(7)缺乏体力活动;
(8)大量饮酒
(9)肥胖;
(10)代谢综合征;
(11)膳食中营养摄入不合理;
(12)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13)睡眠呼吸紊乱。
不可控危险因素
(1)年龄>50岁,年龄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粥样硬化程度随年龄增高而增加;
(2)性别;
(3)直系亲属中有过卒中病史;
(4)种族。
2.早期中风的主要表现包括:
(1)一侧面部或上、下肢突然感到麻木、无力、口角歪斜、流口水。
(2)突然说话困难,或听不懂别人的讲话。
(3)短暂性视力障碍,一过性黑朦,视物模糊。
(4)突然眩晕,站立不能。
(5)突发对近事遗忘。
(6)出现难以忍受的头痛,症状逐渐加重呈持续性或伴有恶心、呕吐。
3.早期检查,早期干预治疗,力求防止或推迟脑卒中的发生
(1)定期进行体格检查,着重了解:血压、血糖、血脂以及体重指数(体重/身高)。
(2)有危险因素发现时,应请教医师,尤其是专科医师予以指导治疗。
(3)戒除不良习惯,如吸烟、酗酒、少活动等。
(4)改善饮食结构,保持清淡,多蔬菜水果,低热量、低脂肪。低盐饮食为主,提供足够的优质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和微量元素。过饱饮食不利健康。
(5)适当增加活动,多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和体育锻炼,控制体重,不宜过度肥胖。
(6)调整生活方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心情舒畅,切忌激动、暴怒及过度疲劳。
(7)积极治疗,严格控制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定期专科门诊随访。
白癜风能完全治愈吗北京专治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jc/1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