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频发,高血压是帮凶保健时报记者董超
为了加强公众对脑卒中的认识,世界卒中组织将每年的10月29日定为“世界卒中日”。
据了解,脑卒中也称为脑中风,因发病急骤,症见多端,病情变化迅速,与风善行数变特点相似,故名中风、卒中。该病主要是由大脑内血管突然破裂出血或血管堵塞造成的大脑缺血、缺氧而引起,发病后常留有后遗症,发病年龄也趋向年轻化,因此,它是威胁人类生命和降低生活质量的重大疾患。
脑卒中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两大类。缺血性卒中就是我们常说的脑血栓、脑梗死;出血性卒中就是俗称的脑溢血。
由于脑卒中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特点,所以医学界把它同冠心病、癌症并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导致很多人谈卒中色变。事实上,脑卒中是可以预防的,早防早治的预后效果会大不一样。
那么,导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有哪些?脑卒中是否可以有效预防?为此,本报记者就相关问题对全国脑血管病防治研究办公室主任、首都医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王文志教授进行了专访。
来自《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年)》数据显示,年全国居民慢性病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86.6%,其中脑血管病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22.45%。据国内各地二、医院统计,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约3/4是脑血管病。而在脑血管病中,脑卒中的危害最为严重。
据王文志介绍,我国脑卒中的流行情况其实很多年来都没有一个详细、准确的数据,只是在20世纪80年代曾组织过两次规模较大的调查。在完成的7城市和21省农村地区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脑卒中平均患病率农村是/10万,城市是/10万。据此推算,全国有万~万存活的脑卒中患者。
年,由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联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共同组织完成了一次规模大且有代表性的全国脑血管病流行病学专项调查。从调查结果看,脑卒中患病率较30年前上涨了一倍多,患者达到了1多万。
至于患病率大幅增加的原因,可能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新发病患者的数量呈上升趋势,目前每年大约新增多万人;二是随着近年来医疗技术的提高,患者的病死率有所降低。
关键:脑卒中是高血压人群最主要的并发症
目前,脑卒中患病率居高不下,那么,引发脑卒中的罪魁祸首究竟是什么?“主要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其中,高血压是最危险的因素。”王文志强调,无论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升高,都与脑卒中的发病率、死亡率的上升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一种直接的、持续的,并且是独立的。
据年调查数据显示,我国18岁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而近两年的调查结果表明,18岁以上高血压的患病率已经飙升至25%。以此估算,全国高血压患病人数已接近3亿,每10个成年人中至少有2人患有高血压。《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出,脑卒中仍是我国高血压人群最主要的并发症,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可明显减少脑卒中事件,并强调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使其达标,是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关键。
“我国目前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9.7%,估计有1亿人左右,其糖尿病前期人数为50%以上,即每两个成年人就有一个是糖尿病前期。随着近年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膳食结构已发生较大改变,没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导致高血脂人数不断增加。此外,吸烟、酗酒等状况亦无明显改善,这些危险因素导致了人们动脉硬化的加速和提前,而动脉硬化的结果是导致心脑血管病发病的增加。”
谨慎: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评估合理用药
预防脑卒中还需要采取综合性措施,除控制危险因素外,还需要结合药物来预防。阿司匹林对于老年人来说是最熟悉、应用最普遍的一种预防脑卒中的药物,它不仅能解热镇痛,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和冠心病等。
不过,王文志指出,目前国际上对阿司匹林的评价有所下降。因为一些大型临床试验证明,低危人群服用阿司匹林效果并不明显,而高危人群也要经过正确的评估,如十年内的发病风险达到6%以上才需要服用。
另外,一些有消化性溃疡的老年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可能会引起消化道出血。更有一些患者还将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两种药一起长期服用。但事实上,这种情况是在行支架手术后(颈部、颅内或心脏)才适用,而且两种药同时服用不宜超过半年到一年,否则也可能会引起消化道或颅内出血。
积极:一级预防可降低脑卒中发病风险
虽然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但相对于冠心病、癌症等疾病来说,它是最容易预防的,只要控好危险因素,其发病率就会明显下降。
王文志强调,以前,由于人们普遍缺乏必要的防病保健知识,制好危险因素,其发病率就会明显下降。很多人采取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导致脑卒中的发生。估计在近些年内,脑卒中发病率不会出现拐点,还会处于上升阶段,这个上升态势属于惯性作用,很难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
“严酷的事实告诉我们,必须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防治策略,研究制订合理的防治措施,才有可能避免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首先需要抓好一级预防。”所谓一级预防亦称为病因预防,是在疾病(或伤害)尚未发生时针对病因或危险因素采取措施,增强人们预防疾病的知识和能力。
王文志说,脑卒中的一级预防首先是要积极防治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日常生活要注重科学饮食,使能量和营养的摄入合理;其次是增加体力活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最后还要注意控制体重,肥胖和超重者应采取措施减轻体重,以降低脑卒中风险。
做好一级预防还需要培养人们的防病意识,所以,长期不懈的宣教是非常必要的。他建议在学生的教科书里增加一些重要的慢病防治知识,从小培养他们如何科学饮食,了解掌握预防疾病的常识,这样一级预防实施的效果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呼吁:筛查重在早发现早治疗
为遏制脑卒中高发态势,原卫生部于年启动了“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截至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医院作为全国脑卒医院。王文志说,脑卒中筛查防治工程是很重要的一个事情,这项工程将脑卒中的防治在我们国家的声势和地位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医院能不能将筛查工程坚持做下去也关系到脑卒中的预防工作,宣传教育需要进一步加强,使人们知晓脑卒中的相关防治知识,主动参与预防。这样,经过反复宣传,医院来检查才是筛查与防治工程的长久之计。
另外,王文志还建议,全国各医院都应开设脑卒中绿色通道,因为有些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三至四个小时进行溶栓治疗可以使堵塞的血管疏通。医院的时间超过上述时间窗,溶栓药就不能使用了,血管堵塞导致的脑损伤就不再可逆。所以,一旦脑医院,应马上进行CT检查并做溶栓处理,才能尽可能地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病愈后的生活质量。
来源
张田勘/中华养生保健/中国知网
编辑
李娜
专家别让名字吓到了,宫颈糜烂正常得像2016年国庆黄金周安庆天气新闻通气会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jc/1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