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医院临床营养科,据说
针对中年人,当前最为严重的问题是,大部分中年人仍未认识到自己的风险,还没有改变自己生活方式的意愿和行动。譬如中年人的吸烟率明显高于老年人;绝大部分中年人没有适量的运动锻炼;作为脑卒中第一位危险因素的高血压的控制率仍只有20.14%。
一级预防将卒中扼杀在摇篮里
一级预防就是针对卒中的高危人群,加强防控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控制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房颤,改良不健康生活方式,对危险因素进行积极干预,这是远离脑卒中的关键。
对于危险因素的防控,将卒中防治措施个体化,才能达到最佳防治效果。具体措施包括积极治疗,控制高血压,这个控制高血压不是简单地吃点药就行了,控制血压一定要达标,不然起不到预防作用;此外,加强对糖尿病、心脏病、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控制同样必须达标;加强体育锻炼;合理饮食,适量摄入动物蛋白质,如瘦肉、鱼类、禽类等;降低食盐摄入量,每天控制在6克以内;增加新鲜蔬菜水果,以提高钾摄入量;提倡戒烟,控制体重,杜绝不良生活方式。采取以上措施,可有效预防脑卒中。
还要重视环境因素,气候变化会引起内分泌的改变,对血压影响最明显,冷天要注意保暖。
二级预防防治结合牢记ASA
二级预防是指得过卒中的人避免再次发病所采取的措施。就目前而言,二级预防在大众中的受重视程度比一级预防要好,但是仍不到位,卒中复发率仍旧很高。这个阶段必须强调ASA原则,没有特别原因需要终身服药。
第一个A,是控制高血压。高血压是目前公认的引起中风的首要危险因素,且血压的高低和高血压持续的时间与中风的发生率成正比关系,即使无明显症状的高血压病患者亦是如此。治疗高血压的药物要按时服用,并且以血压达标为目标。对于成分不明的药物谨慎使用;每年输液预防卒中只是个传说。
第二个S,指他汀类药物,这个药物通常被当作降脂药使用,但实际上,他汀有多种作用,包括多渠道抗动脉硬化,能抗炎、抗氧化、神经保护等,还能稳定、缩小斑块,保护神经细胞,甚至使增厚的血管壁变薄。所以,血脂正常,一样可以用他汀,起到预防卒中复发的作用。
用他汀的人应每3~6个月检查一次肝功能、肌酶、血常规和出凝血时间。
第三个A,是抗血小板治疗,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卒中生命链牢记“8D”
1.Detection。发现,识别卒中的症状和体征。早发现卒中有一个FAST评估方法,如图。
2.Dispatch。拨打急救电话。医院求医的时间。时间就是大脑,静脉溶栓时间最好在3小时内。
3.Delivery。转运,迅速运输,医院。
4.Door。进有资质、有条件、医院。
5.Data。数据,急诊评估,迅速进行实验室和CT检查。
6.Decision。选定治疗策略。
7.Drug。用药,给予适当的药物和其他干预措施如溶栓,尽早开通血管,尽最大可能挽救神经元。溶栓治疗开通血管、恢复血流、减小梗死面积,患者有可能痊愈。
8.Dispositon。安置,及时收入卒中单元、重症监护室或转诊,视病情需要,考虑药物以外的治疗,如血管内治疗,包括机械取栓、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搭桥等,为病人寻找出路。
预防脑卒中,从今天开始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慢性病已经成为国人的头号健康杀手,其中,以脑卒中为代表的心脑血管病危害最大,表现为“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以及经济负担高”。面对日益严峻的形势,世界卒中组织号召发起“世界卒中日”,定于每年10月29日在全球范围内举行。目的是在全世界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宣传和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普及预防脑卒中防治知识。今年是第八个“世界卒中日”,值此之际,国家卫生计生委于10月27日在北京举行“世界卒中日”宣传周系列活动的启动仪式。宣传主题是“预防脑卒中,从今天开始”,同时全国余个城市开展形式多样的脑卒中健康知识宣传活动。
现状:预防意识薄弱,高危因素控制率低
王陇德院士强调,8年我国国民死因调查显示,我国脑卒中死亡率是欧美发达国家的4~5倍。而导致这一结果的并非是治疗上的差距,而是预防上的差距。我国脑卒中现状是预防意识亟待提高。9年底卫生部首次公布的国民健康素养调查显示,我国居民具备慢性病预防素养的人口比例在所有相关素养中比例最低,个人里面不到5个人。众所周知,高血压、房颤、吸烟、糖尿病、运动少、体重超标、高血脂、卒中家族史是脑卒中发生的八个关键危险因素。在我国,目前,我国存在大量具有脑卒中高危因素的人群。高血压患者2.66亿(心血管年报)、糖尿病患者1.36亿(JAMA)、血脂异常两亿人、房颤患者万人、吸烟人群3.5亿、肥胖者万人。这些人群中的绝大部分人没有评估过脑卒中发生的风险。
此外,对于脑卒中高危人群存在的各项危险因素的干预措施也未能到位,拿脑卒中控制最有效的几个手段举例:高血压的有效控制率美国为37%,我国仅为8%;阿司匹林一级预防使用率美国为50%,我国仅为14%;美国每年进行的颈动脉内膜剥脱(CEA)手术12~15万例,我国年只有不足千例。而与之相对的,仅年筛查出的颈动脉狭窄70%以上、急需干预的患者就达1.7万例。
进展:国家级脑卒中筛查与防治网络搭建成型,高危人群筛查活动顺利完成
近年来,脑卒中等慢性病的预防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从年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启动,今年已经进入了第3个年头,在宣教、筛查、培训、信息建设等诸多方面均取得了一些成绩。
目前,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已推荐了近医院做为“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已认定的基地也从年底的99家增加到家,国家一级的脑卒中筛查与防治网络体系基本建立,为全面开网筛查、预防及治疗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截至年底,“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在我国东、中、西部5省1市,完成了40岁以上人的脑卒中高危筛查和干预工作。截至年5月,该项目又扩大到16个省(区、市),筛查干预万人。目前,筛查工作已经顺利完成。与此同时,该筛查项目的信息平台也已经逐步完善,对研究我国脑卒中特色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愿景:脑卒中一级预防更关键,一级预防的重点在社区
“一人卒中,全家中风”,之所以说脑卒中危害性最大,就是因为它大大增加了家庭和社会负担,因此,重要的是防患于未然,在发病前做好预防。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就是通过对高危致病因素的干预,以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为目的病因学治疗。调查显示,多数脑卒中患者发病前没有征兆,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患者有过“小中风”的经历,还有相当的人由于症状轻、时间短而忽略。医院,因此,脑卒中医院,而应该在以社区为主的基层医疗机构。
重医院的预防,是脑卒中防治的关键。医院可以兼顾健康教育和早期筛查的重要职责,另外,还可以成为脑卒中高危人群、卒中后患者日常健康管理的重要一环。因此,社区是脑卒中预防的前沿阵地,也是脑卒中健康康复的坚实后备军。社区医生应熟练地掌握引起脑卒中的高危因素及防控措施,在对这些有高危因素的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同时,干预可控危险因素,预防发病。社区医生对脑卒中防治意识的高低直接影响脑卒中防治的成败。
“在中风的预防措施上,做得越多,复发风险就越少。”——与会专家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医院副院长王拥军教授指导说,调节血脂和控制血糖也很重要。中风患者普遍存在动脉粥样硬化,而胆固醇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更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的罪魁祸首,一般要控制在毫克/分升以下。他还强调:“研究显示,近30%中风患者伴有糖尿病,高血糖对微血管和大血管的损伤是持续性的。因此,控制好血糖也有助于减少脑卒中的再次发作。”
活动:依托基地将筛查、健康教育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专家指出,一方面是人们对脑卒中的预防意识薄弱,另一方面则是一些不规范、不正确的“保健经”大行其道。他呼吁,应该将脑卒中的宣教个体化、细节化,比如,我们在宣传“高危人群需要坚持服用阿司匹林预防脑卒中”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讲解不同人群的剂型、剂量如何选择,吃阿司匹林的同时还要控制哪些危险因素,吃阿司匹林后还要注意做哪些监测等,只有科学的普及才能使伪科学没有容身之地。
感谢您对“益身赢康”贵州白癜风医院哪家好治疗白癜风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wh/10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