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普及
脑卒中(stroke)是一组急性脑血管病的总称,按其病理机制和过程可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前者又称脑梗死,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后者包括脑内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二、临床特点
突然发病,疾病与障碍并存,常见功能障碍为:偏身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偏盲,可合并有吞咽功能障碍、交流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心理障碍以及肩部问题和二便问题等,严重的可以出现四肢瘫、昏迷、甚至死亡。
三、医疗目标
治疗原发病,预防残疾和并发症,改善受损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最大限度回归社会。
四、护理问题
(一)压疮(二)躯体移动障碍(三)感觉功能障碍(四)语言沟通障(五)认知障碍(六)肩关节半脱位(七)肩痛和肩手综合征(八)吸入性肺炎(九)泌尿性感染(十)跌倒的风险(十一)深静脉血栓形成。
五、干预措施
(一)体位和活动
1.急性期(软瘫期):发病且病情稳定后1-2周内。早期康复介入以预防废用;从床上的被动性活动尽快过渡到主动性活动;预防合并症和并发症。
2.恢复早期(痉挛期):一般为病后2周至2-3个月左右,这一期患侧肌张力开始增高,患者的主动性运动开始恢复。康复的主要目的是降低肌张力、打破共同运动、进行分离运动训练,而肌力和速度训练暂不宜进行。
3.恢复中、后期:在痉挛基本控制以后,患者的分离运动逐步形成,偏瘫肢体的部分功能已开始恢复,但仍不能完成比较精细、协调的随意运动,康复的目的是进一步产生精细、协调、快速的随意运动,进行耐力、肌力训练、步态姿势纠正、更高水平的平衡功能训练、实用行走和阶梯训练,循序渐进;指导患者全身运动,帮助患者最大程度地获得日常生活活动的自理能力。
4.后遗症期:一般在一年后(言语和认知功能的恢复可能需要一两年),特别对于上肢的康复有70%恢复不到可以实际使用的水平。指导患者坚持康复训练,持之以恒,循序渐进,避免废用综合征及误用综合症。
(二)饮食指导
评估患者吞咽障碍的程度,鼓励能吞咽的患者进食,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选择软饭、半流或糊状、胶冻状的粘稠食物,避免粗糙、干硬、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进食前应注意休息,少食多餐;给患者提供充足的进餐时间。进食后保持坐立位30~60分钟,防止食物返流。患者吞咽困难、不能进食时给予营养支持。
(三)用药护理
脑血栓患者常联合应用溶栓、抗凝、血管扩张药、脑代谢活化剂等治疗,护士应耐心解释各类药物的作用与不良反应以及相北京哪里的白癜风医院好北京哪个治白癜风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wh/11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