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都市快报报道,为更好地对付“卒中”这一危害人体健康的杀手,在中国卒中中心联盟首批卒中中心授牌仪式昨天上午举行,浙医二院等19医院医院。浙医二院脑科中心主任张建民说,近年来,临床中发现脑卒中患者呈明显的年轻化趋势,30岁左右就患脑卒中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工作压力大、熬夜是年轻人患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诱因。
32岁IT男加班时突发卒中倒在电脑前
“很多人认为卒中是中老年人多发的疾病,事实上,近年来三四十岁的卒中患者越来越多。”张建民主任说,他们连续接诊了2例年轻的出血性卒中患者,一个40岁左右,还有一个更年轻,32岁。
“这个32岁的男子姓赵,是IT行业的,之前身体蛮不错,没生过什么大病,也没有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相关疾病。但是他工作特别忙,经常加班熬夜。发病前,他正在忙着开发软件程序,时间很赶。据他的同事说,小赵已经连续好两三天没有回家,晚上都在公司里加班,饿了就叫外卖或者吃点面包,实在困了就在沙发上打个盹,醒了又坐回电脑前继续工作。后来就不行了,直接昏迷在电脑前。医院时,发现脑部大面积出血,经过抢救还是无力回天,非常令人惋惜。”
张主任说,他抢救过的年轻的卒中患者当中,不少是从事IT行业,可能与这个行业工作压力大,经常加班有密切关系。
此外,在高度紧张、兴奋的状态下,也容易诱发卒中。“有的患者因为打麻将时突然摸到好牌,一下子太兴奋,结果脑血管突然破裂出血;还有人因为看足球比赛时突然进球了,兴奋过度诱发卒中。”
长时间工作增加卒中风险
世界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最近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研究发现长时间工作的员工比标准工作时间的员工患卒中风险要高,长时间工作的人更应重视血管危险因素的管理。
研究人员纳入了来自欧洲、美国和澳大利亚的24个队列的25项研究,结果发现,与标准时间(每周工作35—40小时)相比,长时间工作(每周工作≥55小时)增加了冠心病事件、心脏疾病发生和卒中发生的风险。
与每周标准工作时间相比,工作时间41—48小时,卒中的相对危险度(RR)为1.10,工作49—54小时,卒中的相对危险度(RR)为1.27,工作55小时以上,卒中的相对危险度(RR)为1.33。
浙医二院脑科中心主任张建民说,卒中分为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其中,出血性卒中是因为脑血管破裂引起的,也被称之为脑溢血。年轻人患卒中,大多数是出血性卒中,如果工作压力大,长期加班熬夜,会让脑血管长期处于紧张、高压的状态,会长时间收缩,有些薄弱的血管壁一旦承受不住压力,就会破裂出血,诱发出血性卒中。
浙医二院神经内科楼敏副主任说,相比年轻人,中老年人群患缺血性卒中比例更高。缺血性卒中是因为血栓堵住了脑血管,打个比方,大脑就像原本有流水灌溉的土地,脑血管就好比水管,一但水管被堵住,不及时疏通,那么土地就会干涸,迅速坏死。
“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出现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原因。如长期抽烟、缺乏运动、长期高油高脂饮食等。长期如此,导致脂肪、胆固醇等附着于血管壁,使血管壁变得狭小,导致血液流动减慢,久而久之形成堵塞。
卒中的黄金抢救时间
楼敏副主任说,卒中患者抢救得越早,康复的几率就越大。一般来说,如果能在医院,医生有机会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把堵塞在河道里的血栓清除,恢复血管通畅。
“以往对于卒中患者的救治,各个科室‘单打独斗’,但是成立卒中中心以后,我们将卒中相关的各个科室都整合在一起,如急诊科、影像科、化验科等,一旦遇到需要抢救的卒中患者,可以各个科室同时联动,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
楼敏副主任说,浙医二院对于卒中患者的抢救,已经提前到院前急救环节,患者在救护车上,急救中心的医院联系,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并开具相关检查单,医院直接做检查,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溶栓治疗。目前,浙医二院80%的卒中患者在可以1小时内开始溶栓治疗,最快仅26分钟。
牢记“FAST标准”第一时间识别卒中
杭州市急救中心张军根副主任说,去年杭州市急救中心的接诊患者中,卒中患者占2%。如果患者家属能够在第一时间拨打,康复的几率可能大幅提高。
对于发生卒中后如何及早识别,国际上有一个FAST标准。即face:发现面部不对称。Arm:单侧手臂无法上举或上举无力。Speech:言语含糊、口齿不清。如果突然出现上述情况,很有可能出现了急性卒中,此时最重要的是time:时间,医院进行治疗。
来源:都市快报、潇湘晨报
每晚18:30湖南经视《经视焦点》之《经视大调查》欢迎中科让您寒假告别白癜风贵阳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wh/11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