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病例说起,疼痛足以阻碍脑卒中患者整个康复进程,“声动击西”绝对是个治疗好策略!
最近接诊了一位特殊患者,不到50岁的男性,脑卒中右侧肢体功能障碍四月余,前后已经在我科康复几个月了,功能一直没有什么进步。患者痛苦万分,患者家属一筹莫展,我们的一位技术相当好的资深PT给患者做的治疗,因为一直没有好的功能进展,治疗师也是非常困惑,是什么让患者如此难以治疗呢?
记得年前治疗师也请我看过患者的情况,治疗师说患者主要是髋关节疼痛,请过好几位治疗疼痛的医生和资深治疗师会诊过,拍过片子,排除了髋关节的局部问题,对患者的髋关节疼痛一直没有明确诊断和好的治疗措施!我当时也去评估了一下,患者非常疼痛,髋膝关节处于屈曲位,任何的被动手法都会让患者痛苦万分!因为时间关系,当时我也没有提出好的意见和治疗措施就匆匆去忙自己的患者了!
年后,患者住到我负责床位上,家属的意思是在我这里再尝试治疗!我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个临床的挑战,也是责任,况且患者的儿子还是我们科的一位治疗师!我默默沉思着,这首先是一个策略问题,患者因髋关节疼痛而导致髋膝关节活动度障碍,最直接的治疗就是放松患者下肢,通过牵伸改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然后再做桥式训练、翻身训练等!但是这个基本的思路已经证明行不通了,我必须再找策略!
通过观察患者的身体状态,患者平卧全身紧张,左侧胸廓明显高于右侧,右侧下肢髋膝屈曲状,患者非常谨慎的注意我的动作,等待着他已经习惯的因活动他的患腿而面临的痛苦!当我意识到这种情况时,我决定完全避开患侧下肢的治疗,我带着助理治疗师走到他非麻痹侧的侧方头部!此刻也形成了我的治疗策略:从呼吸开始,从核心开始,把治疗的重点放在躯干和非麻痹侧下肢,让患者在接受没有疼痛的躯干和非麻痹侧的运动,然后在患者无痛状态尽情运动的情况下自然带动麻痹侧运动!
尝试治疗开始,患者异常鼓起的左侧胸廓说明患者的吸气主要在左侧,并通过左侧肋间肌和颈部肌肉代偿吸气所致,当然颈部的肌肉也是紧张的,通过简单的手法放松了颈部的肌肉。
接着通过我自创的GCT整体控制-三级感觉管理手法轻轻引导患者左侧胸廓向下运动,,然后我开始让患者主动轻轻收住下颌进行抬头训练,抬头后胸骨柄也就和床面水平了,这样在手法保持左右胸廓基本对称状态下让患者自动吸气到腹部,激活了患者的膈肌、提高了患者的腹压;
然后我采用患侧在下方的侧卧位并用我最经典的一招悬崖边的手法通过非麻痹侧骨盆和下肢、肩胛和上肢的运动来训练患者躯干控制,其实此时患侧身体是动态支撑接触床面,我告诉我的助理治疗师,我是在偷偷的训练患侧,患侧身体不断的得到有控制的挤压刺激,患者浑然不知疼痛,因为他的注意力都在非麻痹侧的运动上!做着做着,发现患者全身放松了,主动活动的能力增强了!休息一下……
第二步的治疗开始,患者仰卧位,通过调整患者的头颈部使患者胸廓保持与床面平行来保证患者运动时呼吸能到腹部,我们在患者左侧下肢放一个小的巴氏球,然后轻轻的把患肢也放上去,开始患者有点拒绝,因为下肢还是保持屈髋屈膝状态,经尝试后患者发现没有疼痛!然后我们让患者轻轻的抬臀部,虽然主要是让患者左侧支撑,但这种状态下的自然也就带动了右侧的伸膝伸髋!再这种声动击西的治疗策略影响下,患侧下肢居然逐步主动也开始伸膝伸髋进行配合了!
再然后,我们尝试在治疗师保护双下肢情况下进行抗阻旋转患者的躯干骨盆,这是很好的促进核心与躯干运动的好方法,同时也放松下肢!我非常惊喜,整个过程患者没有表现一点痛苦!
后面我给患者训练的胆子也就更大了!我让患者做到床边,升高手法床,让左侧下肢接触地面逐步负重,我惊奇的发现,患侧下肢居然伸直了很多而且没有痛苦…….
就这样患者一天一天的进步,现在已经能部分负重了,经过2周的训练,现在已经患腿支撑在台阶上,在治疗师协助下负重控制训练啦!
最近患者已经可以在支具的帮助下辅助迈步步行了,我自己都很吃惊哦!此时,很多读者朋友们一定会问,患者髋关节疼痛到底是什么原因,今年重新拍片得出的结论是骨化性肌炎,早期拍片子没有看出来,所以患者疼痛剧烈,很长一段时间影响了患者的康复。
我想用这个病例说明治疗策略的选择对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借此分享希望对大家工作有所帮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wh/13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