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脏病协会年公布的心脏病和脑卒中的统计数据显示,脑卒中已成为全球第二死亡原因。根据《中国医学科技发展报告》,我国每年死于脑卒中超过万,新发病例约万,幸存者~万,残疾率高达75%,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目前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正以每年8.7%的速度上升。
脑卒中的临床诊疗策略中,护理贯穿在预防、救护、诊治和康复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尤其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填补我国脑卒中护理指导的空白,年5月,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发布了《中国脑卒中护理指导规范》。整理推荐意见如下:
1生活方式管理
运动方面
高危人群应采用适合自己的体力活动来降低脑卒中的风险;成年人(部分高龄和身体因病不适运动者除外)每周至少5天,每天30-45min的体力活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或其他有氧代谢运动等形式为主。
饮食方面
1.每日饮食种类多样化,使营养和能量的摄入趋于合理,采用包括水果、蔬菜、低脂奶制品以及总脂肪和饱和脂肪含量低的均衡食谱。
2.建议低钠摄入量和增加钾摄入量,推荐食盐摄入量≤5g/d,钾摄入量≥mg/d。
3.每日总脂肪摄入量应小于总热量的30%,饱和脂肪酸10%;每日摄入新鲜蔬菜-g,水果g,肉类50g,鱼虾类50g,蛋类每周3-4个;奶类每日g,食油每日20-25g;少吃糖类和甜食。
4.建议杜绝或减少酗酒者的饮酒量。男性饮酒者每日摄入的酒精量不应超过25g,女性减半。
5.不吸烟者远离吸烟环境。
其他方面
1.对吸烟者进行干预,帮助其戒烟。方法包括:心理辅导、尼古丁替代疗法、口服戒烟药物等。
2.肥胖和超重者应减轻体重,以降低脑卒中风险。
2血压管理
1.医院应尽快建立成年人首诊测量血压制度,各地积极创造条件建立一定规模的示范社区,定期筛查人群中的高血压患者并给予治疗和随诊。
2.采用正确的血压测量方法监测血压。
3.强调改变生活方式对控制血压的重要性,建议减轻体重、增加活动、限制饮酒和合理饮食。
4.对于早期或轻度高血压患者首先采用改变生活方式治疗,3个月效果仍不佳者,应加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中度以上高血压患者除应改进饮食习惯和不良生活方式外,应进行持续性的、合理的药物治疗。
5.降压目标:不伴有并发症的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降至/90mmHg;伴有糖尿病或肾病患者依据其危险分层及耐受性还可进一步降低。正常血压高值者(-/80-89mmHg),如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糖尿病或慢性肾衰者,应给予抗高血压药物治疗。
3血糖管理
1.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应严格控制血压在/90mmHg以下,可依据其危险分层及耐受性进一步降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ngiotensinConvertingEnzyme12Inhibitors,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ngiotensinIIreceptorblocker,ARB)在降低心脑血管事件方面可能效果更明显。
2.糖尿病患者在严格控制血糖、血压的基础上,联合他汀类调脂药可有效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4血脂管理
1.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如胆固醇高,或者同时患有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heartdisease,CHD),应根据全美胆固醇教育计划(NationalCholesterolEducationProgram,NCEP)Ⅲ指南用其他方式处理,包括生活方式改变、饮食指南和用药建议。
2.冠心病患者及高血压高危患者即使LDL—C水平正常,也应改变生活方式和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
主任医生审稿
中科白癜风微博中科白癜风微博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wh/1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