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约占3.1亿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已成为我国人群的首位死亡原因和严重经济负担,随机对照试验和大型回顾性研究证据显示卒中后4.5小时内静脉注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0.9mg/kg,IV)是目前抢救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方法。本报将摘译部分发表于PLOSONE的一篇关于我国缺血性卒中患者4.5小时内溶栓治疗的成本-效果研究,供大家了解我国患者应用tPA的成本-效果情况。
研究联合应用了决策树和Markov模型,以评价急性缺血性卒中4.5小时内tPA治疗是否具有经济性。研究有效性数据来自于ECASS、ATLANTIS、NINDS和EPITHET试验的汇总分析,包括例患者。患者治疗结果、成本、计算的短期(1年、2年)和长期(30年)的增量成本-效果比值(ICER)详见表。
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生后4.5小时内给予tPA治疗是具有成本-效果的,不仅在短期内(2年)有效益,而且对长期(30岁)治疗更具有高度成本-效果。与非tPA治疗相比,缺血性卒中卒中4.5小时内应用tPA治疗在短期(2年)可获得0.个QALY(即37天),达到意愿支付界值(3x人均GDP/QALY),具有成本-效果。长期(30年)虽平均额外多支付元,但可额外获得0.个QALY(即天),ICER低于1x人均GDP/QALY(中国年人均GDP为元),具体高度成本-效果。
在北美、欧洲和澳大利亚开展的药物经济学研究显示4.5小时内给予卒中患者tPA治疗成本-效果好,甚至节省长期治疗成本。与发达国家相比,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遭受高死亡风险的卒中时,缺血性卒中患者接受tPA治疗的百分率极低。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异可能影响tPA治疗的成本-效果。分析原因:一是与西方国家的医疗体制不同有关,在中国卒中护理相关的费用包括政府提供的医疗服务、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农村合作医疗、商业医疗保险以及病人自费部分,根据CNSR(未公布的数据)统计所占比例分别为7.2%、53.6%、16.9%、0.7%和21.6%。自费部分占到总成本费用的10%~20%。二是对于低收入国家来说一支70mgtPA约元(折合约为美元)确实昂贵。对于mRS为0~1的卒中患者,在未使用tPA治疗的情况下,其一次性住院费用为人民币元,如果采用tPA治疗,仅tPA成本费用为人民币元(美元),tPA成本费用相对高于发达国家。
小结:在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4.5小时内溶栓治疗是具有高度成本-效果的,研究结果将为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医疗资源配置提供参考。
摘译:Cost-Effec-tivenessofThrombolysiswithin4.5HoursofAcuteIschemicStrokeinChina,PLOSONE,9(10)
欢迎您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在线咨询治愈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yf/10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