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常可遗留各种各样的功能障碍,偏瘫是最常见的运动功能障碍之一。“挎篮画圈”是最常见的偏瘫步态,过去常被认为是脑卒中患者必然的后遗症。现在,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正规的康复训练,对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显著。康复治疗遵循“剂量依赖性、时间依赖性”的原则,体现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依据每个患者的具体功能状况而定。
有人把康复看得特别简单,甚至把其等同于“锻炼”。其实不然,急于求成,常常事倍功半,且易导致关节肌肉损伤、骨折、肩部和髋部疼痛、痉挛加重、异常痉挛模式和异常步态、以及足下垂、足内翻等问题,即“误用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形式:
一、用力过度造成关节损伤
如果患者家属或没受过专门训练的护理人员,贸然帮助患者做过多的被动运动,就极易造成患者软组织损伤,甚至引起关节脱位和骨折。虽然有些损伤较轻微,损伤后从外表看不到红肿、淤血等现象,但这些损伤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引起关节内部的慢性炎症和粘连。这种损伤最常出现于肩关节和髋关节。
二、不适当的肌力训练可以加重痉挛
适当的康复训练可以使痉挛得到缓解,从而使肢体运动趋于协调。一旦使用了错误的训练方法,如用患侧的手反复练习用力抓握,则会强化患侧上肢的屈肌协同,使得负责关节屈曲的肌肉痉挛加重,造成屈肘、屈腕旋前、屈指畸形,使得手功能恢复更加困难。其实,偏瘫不仅仅是肌肉无力的问题,肌肉收缩的不协调也是导致运动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因此,不能误以为康复训练就是力量训练。
三、过早练习走路带来“划圈”步态
脑卒中患者偏瘫侧各关节均呈僵直状态,上肢多表现为屈肘屈腕屈指,形似“挎篮”;下肢外旋伸膝,足尖下垂内翻“形似马蹄足”,使得患肢“加长”,抬离地面必须借助向对侧倾斜身体,并同时用力提胯,方可将下肢向上拉起,向前迈步时,还需患侧用力向外侧划弧线后再落回身体前方,形似“划圈”。如能在偏瘫早期,在医生的指导下开始正规的康复训练,在患侧肢体运动协调达到一定的基础上,再进行步行训练,则能形成接近正常的步行姿态
(文章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推荐阅读:
1、有关脑卒中认识上的几个误区
2、“三维疗法”——偏瘫、失语患者的福音
3、关于脑中风,知道的越早越好
4、警惕!脑卒中的6大危险信号
觉得不错,记得点赞哟!↓↓↓
分享是一种快乐,好东西当然要分享
(←长按复制)名称:宁阳二院健康之家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健康资讯!
↓↓↓
最好的白癜风治疗方法北京治疗白癜风便宜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yf/10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