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脑卒中疾病负担重,防控形势严峻;院前急救是卒中急救生命链启动的关键环节之一,在最佳卒中医疗救治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中国卒中学会急救医学分会组织相关专家制定了《脑卒中院前急救专家共识》,以帮助急救工作者和临床医生进一步明确卒中患者院前急救处置的流程与规范,更好地为患者得到后续合适与及时的院内救治打好基础,改善患者预后。以下主要为该共识的主要推荐意见。
图1卒中院前急救流程图
卒中救治公众宣传教育及院前专业培训
卒中公众意识与健康教育
推荐意见:
(1)推荐对公众进行卒中健康教育。
(2)推荐采用中风等识别工具教育患者或其他公众及时识别早期卒中症状,知晓再灌注治疗的时间紧迫性并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加强急救人员卒中急救规范的培训
推荐意见:为提高卒中急救的效率和质量,推荐对全体急救人员(包括调度)实施卒中教育培训。
卒中院前急救规范
呼叫受理与优先派车
美国心脏病协会/美国卒中协会(AHA/ASA)和欧洲卒中组织(ESO)的指南均建议调度员在呼叫受理中使用适合自身系统的标准化卒中识别工具,如辛辛那提院前卒中量表(CPSS,表1)以提高判断的准确性。
表1辛辛那提院前卒中量表
推荐意见:
(1)急救医疗服务(EMS)调度应使用如CPSS等标准化工具迅速识别疑似卒中患者,从而加快EMS的反应。
(2)对疑似卒中患者尽可能优先就近派遣符合心脑血管病急救要求的救护车及急救人员。
(3)调度员或急救医生可以在急救车组到达现场前电话安抚并指导家人或看护人员对患者进行适当的自救措施。
EMS快速反应与目标时间
本共识推荐下列EMS快速反应目标时间,以减少院前延误,提高卒中患者接受早期治疗的比例。需要指出,考虑我国实际国情及不同地区间差异,制定统一的EMS快速反应时间标准的时机尚不成熟,本共识推荐的下列各项目标时间仅作为评价EMS运行状况的指标和参数参考。
①派车时间(EMS接听呼叫电话到选择并派出急救车组的时间)2min;
②出车时间(急救车组接到派遣指令到救护车出发)2min;
③平均EMS反应时间(EMS接听呼叫电话到配备有合适装备和急救人员的救护车到达现场)尽可能20min;
④平均现场时间(指急救人员转运患者之前在现场诊治患者的时间,不包含解救、搬抬转运过程)尽可能15min。
无法达到上述标准的地区,建议多渠道加大对院前急救体系建设的投入,优化急救流程管理,以加快EMS反应,尽可能减少卒中患者的院前延误。
推荐意见:
(1)各地区应根据当地的人口地理情况、医疗资源的布局和可及性设定尽可能快速的卒中反应目标时间。
(2)结合当地情况,急救人员应尽可能遵循各时段时间限制。
现场正确评估,使用评估工具
若患者突然出现以下任一症状时应考虑卒中的可能:(1)一侧肢体(伴或不伴面部)无力或麻木;(2)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3)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4)双眼向一侧凝视;(5)一侧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6)眩晕伴呕吐;(7)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8)意识障碍或抽搐。
国外已开发了多个有效的院前卒中筛查工具,如CPSS、FAST、洛杉矶院前卒中量表(LAPSS)、可以帮助EMS人员现场准确快速地识别卒中患者。
CPSS是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基础上简化而来的评价方法,它包括可以快速进行的三项查体:面肌运动、上肢运动和言语。FAST是在CPSS的基础上改进而来。LAPSS量表将筛检标准限定为年龄45岁,发病时间24h,既往无癫痫和活动受限,以及血糖范围在60~mg/dL之间(表2)。这三个量表共同的局限性是不能很好地识别后循环卒中。
表2洛杉矶院前卒中筛量表
目前AHA推荐院前使用CPSS或LAPSS,而欧洲常用FAST。这三个量表也适用于我国院前急救,只是由于我国卒中患者的年轻化趋势,建议使用LAPSS时去掉年龄45岁的筛检项,以免漏诊年轻脑卒中患者。
EMS人员可以通过下列量表评估卒中严重性、预测大血管闭塞(LVO):卒中现场评估分诊量表(FAST-ED,表3)、洛杉矶运动评分(LAMS,表4)、动脉闭塞快速评分(RACE,表5)、NIHSS量表等。
表3卒中现场评估分诊量表
表4洛杉矶运动评分
表5动脉闭塞快速评分
推荐意见:
(1)EMS人员应能有效使用院前卒中筛查工具识别卒中患者。
(2)EMS人员应注意鉴别非血管性病因。
(3)对于疑似卒中患者,推荐EMS人员使用卒中严重性评估工具识别LVO。
院前规范救治
推荐意见:
(1)确定发病时间或最后表现正常的时间。
(2)ABC评估和管理。
(3)保持呼吸道通畅,供氧使患者血氧饱和度94%。
(4)做心电图、进行心脏监护。
(5)检测血糖,对低血糖(60mg/dL)患者补充葡萄糖,应避免非低血糖患者使用含糖液体。
(6)建立静脉通路,避免大量静脉输液。
(7)对颅内压增高患者采取降颅压措施。
(8)卒中患者最佳体位尚不确定,急救人员应根据具体病情分析选择,并兼顾患者的耐受性。
(9)避免过度降低血压。
(10)避免因院前干预而延误转运。
合理转运,送到医院
推荐意见:
(1)应将疑似卒中患者在最短时间内转运至最近的经认证的卒中中心、或可开展静脉溶栓和(或)医院。
(2)对可能是LVO患者,如果发病时间小于6h,且转运不应延误妨碍静脉溶栓,可考虑直接转运至具有血管内治疗资质的CSC。否则,根据当地卒中救治管理计划,就近转运至最近的初级卒中中心(PSC)或具医院。
医院,加强院前院内衔接
院前院内应能有效衔接,EMS人员和院内急救人员的沟通合作能最大化缩短卒中患者接受评估、护理和急救治疗的时间。
推荐意见:
(1)EMS人员应在医院前医院;
(2)EMS人员应尽可能将患医院,必要时与院内专家沟通,及时提供患者信息。
(3)与院内人员做好患者交接。
卒中区域救治体系建设、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
推荐意见:
(1)院前急救与区域内不医院应建立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形成科学的接诊转诊流程和信息共享机制。
(2)EMS系统应开展卒中院前急救的质量控制和持续改进工作。
以上内容摘自:中国卒中学会急救医学分会,脑卒中院前急救专家共识.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6(10):-.
长按识别白癜风的治疗秘方中科出席第十届健康中国论坛大会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yf/11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