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延续性护理模式是近年来医院护理延伸至社区,深入患者家庭,密切医患关系,提升护理质量的有效模式。近年来,国家提出要构建分层级康复医疗的服务体系,为进一步深化延续性护理理念,提高护理工作者延续性康复护理的知识与实践技能,推动护理事业进一步发展,对于延续性护理的学习势在必行。
医院护理服务的新思路,提升基层护理服务能力,以慢性病管理需求为导向,确保护理服务的连续性、专业性和规范性,推动护理学科持续发展,8月17日,医院在综合楼第二学术报告厅举办河南省继续教育项目——医院延续性护理新进展培训班。
此次培训邀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兼党支部书记邓俊,郑州大学护理学院教授张振香,医院护理部主任张红梅作专题授课,医院副院长、党委书记、重症医学科行政主任杨磊,医院河医院区重症医学部总护士长崔嬿嬿,医院院长李凤垒,纪检书记薛利红,护理部主任安保霞,副主任张晓聪、陈素芳、张会会出席会议,来自全县县直医疗机构、各医院的护理姐妹们余人齐聚一堂,聆听大咖授课,尽享学术盛宴。
“随着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患者的健康需求也日益提高,对我们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能力和水平以适应护理专业发展的要求,精准对接新时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差异化、个性化的健康需求,更是我们基层护士义不容辞的责任。”医院院长李凤垒致辞:“今天,我们特别邀请了多位省内外知名专家前来授课,希望在座的护理工作者不忘“为人民健康”初心,牢记“白衣天使”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努力成为护理团队的中流砥柱,为推进我县护理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医院纪检书记薛利红主持开幕式,她希望,与会人员借此培训为契机,要加强自身专业技能学习,优化知识结构,掌握护理服务新本领,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安全的护理服务。
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兼党支部书记邓俊以《基于视角提升医疗护理品质》为题,从护理学科品质与安全如何保障和提高,并详细讲解了护理发展的学科视角、医疗护理质量、安全具体实施及护理质量、安全的系统思考等。
郑州大学护理学院教授张振香以《卒中患者连续康复护理研究与实践》为题,从连续护理可以提高脑卒中病人的遵医行为、对疾病的自我护理能力、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讲解,通过连续护理研究患者心理、行为发生机制、发展轨迹等,最终形成脑卒中患者及其照顾者身心健康促进的动态化服务模式,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护理全程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针对患者的个体制定相应的措施。
医院副院长、党委书记、重症医学科行政主任杨磊以《契合护理专业内涵的护理信息系统研发与应用》为题,深入浅出的讲解了利用信息系统,提高护理服务效率和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减轻护士工作负荷,达到解放护士时间、辅助决策并进行患者健康结局预测的目的,为患者提供全流程、无缝隙、专业便利的智慧护理服务。
医院河医院区重症医学部总护士长崔嬿嬿以《护理质量专科指标构建及应用》为题,详细讲解了专科护理质量指标信息系统优化了专科护理质量管理流程,将结果质量控制前移至过程质量控制,明确了专科护理质量管理目标,规范了专科护理质量的信息化管理。
医院护理部主任张红梅以《基于顶层设计的护理学科建设》为题,结合自身工作实介绍了省医护理学科建设的模式构建、初步探索及发展规划,使护理学科建设有了更清晰的发展主线和明确的发展目标。
医院院长李凤垒以《护理专业发展与思考》为题,站在院长的角度对护理做了全方位的剖析,对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服务要高质量、人性化才切合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新期盼,医院整体工作中赢得地位、赢得尊重,必须有所作为,有为才能有位,有位必须有为,这是我们必须认识到的,也是必须做到的。
医院纪检书记薛利红以《医院等级评审谈护理管理》为题,医院实际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落实护理分级制度、人才培养、实施弹性人力资源调配等方面逐一详述,让日常工作思路形成制度管人、流程管事的常态化护理管理模式,注重细节管理,提升护理内涵,确保患者安全。
精彩主持
案例分享
人文护理,叙事先行。
医院的两位护士
通过叙事护理的方法,
在工作中对患者生活故事的
倾听、吸收、整理,
帮助患者实现生活、疾病故事意义重构,
让患者在叙述的同时打开心结,
从而从心理上、行动上主动配合治疗,
这种工作模式让患者在得到身体治疗的同时,
得到切实的心理照顾与关爱。
护士是陪伴患者走夜路的人,
虽然改变不了夜的黑,
但可以增加患者走过夜路的勇气。
本次培训班为滑县的护理人才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通过此次培训,强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护理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全县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向更加规范化、科学化迈进。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yf/15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