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
由于卒中后吞咽障碍者多数同时存在肢体瘫痪和语言功能障碍,表达能力差,易出现烦躁、易怒、情绪抑郁、厌世绝望,甚至拒食。因此,护理人员要记住不同患者的不同特点,通过细致的观察判断其不同的饮食要求。同时应根据其性格特点、受教育程度、情绪变化等,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疏导,给予支持和关怀,解除其思想顾虑,使其建立生存勇气,增强信心,积极主动配合饮食护理。在患者进食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运用巧妙的语言积极暗示患者,增强其安全感。对于病情稳定的患者,提倡集体进食,以减少或消除孤独感。
喂饲护理
(1)饮食环境和状态:
创造安静、整洁、舒适的进餐环境。温度适宜,空气清新,无呕吐物及排泄物,无便器和治疗车等。让患者在安静的状态下进食,并且精力集中,进餐时不要和人谈话,以免分散注意力,影响吞咽。对于刚清醒患者,其味觉和吞咽反射都很迟钝,因此,护理人员要给患者适当刺激,使其在觉醒的状态下进食。工作人员或家属在喂饭前应洗净双手,喂食勿过快,每次将食物放在舌面上要用汤勺压一下,促进舌的运动,等待患者吞咽完毕,再喂食下一口。一些口唇不能紧闭,颊肌收缩无力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将调拌好的食物直接放在舌根附近,以利于食物的下咽。
(2)进食体位:
患者进食的体位要舒适,脑卒中患者因咳嗽,吞咽反射低下,若采取平卧位或侧卧位宜使腹腔内脏器上移,对胃造成挤压。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因人而异,予以调整。通常采取的体位是,30°仰卧、颈前倾的姿势。这种体位可以通过食物的重力作用利于下咽。但是对于咽期障碍严重的患者则易采取坐位下进食,具体体位为坐位,头稍前倾45°,或将头部转向偏瘫侧80°,使患侧通道阻塞,健侧咽部变大便于食物从健侧进入食管,以防误咽。
(3)食物的选择:
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活动量及病情不同选择合适的膳食,保证摄入足量的热量和营养素,食物形态应根据吞咽困难的程度及阶段,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来选择。磨烂食物最易吞咽,正常食物最难。糊最不易吸入气管,稀液最易。所以通常给脑卒中病人进食的程序依次为:磨烂食物加糊,剁碎食物加浓液,最后是正常食物与稀液。吞咽障碍患者的食物应以半流质为主,食物的种类以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应选择有适当粘性,不易松散,通过食道时容易变形且不易在黏膜上残留的食物。给合理营养搭配及适当的烹饪和精心制作,使食物色香味俱全,同时注意保留纤维素,每次摄食入口量约5ml,固体食物应切成小块,餐具选择薄而小的长柄勺为宜,脑卒中急性期易并发应激性溃疡,因此应避免过热、过硬、刺激性强的食物。同时要深入了解患者的社会背景、家庭经济状况,尽量将食物制作得适合患者的口味,让患者有良好的进餐感觉,以满足其饮食需要,促进患者康复。
进食的协助:
协助患者将食物放在口腔健侧,放入食团后可将匙背轻压舌部一下,以刺激患者吞咽。嘱反复吞咽数次,确认完全咽下后再喂进第2口。在进食过程中,适当给患者喝一点白开水,一般不用吸管,以免液体误入气管。喂食时要有足够的细心和耐心,勿催促患者,喂食后予温水漱口或消毒棉球擦拭以清除口腔内食物残渣,防止口腔感染。
康复训练:
(1)早期吞咽功能训练
对神志清、无精神障碍的卒中患者,由康复师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包括口颊部、舌部的主被动运动、口腔感知觉刺激、咽部冷刺激空吞咽、屏气一发声运动等基础训练后,开始摄食训练。训练一般由专业康复治疗师进行,20min/次,2次/d。
(2)鼓励患者自己进食
对患者过度的保护易使其产生过度依赖、行为退缩和感情脆弱,同时易产生自卑感,妨碍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在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鼓励其完成力所能及的活动,尽量独立进食,有利于患者自理能力的提高,防止废用性肌萎缩,同时可增强患者的自信心,最大限度地提高生存质量。
——本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
白癜风的治愈率高吗白癜风能治好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yf/4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