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实践与研究年第10卷第11期(上半月版)
神形动静平衡护理观在脑卒中偏瘫患者
肢体功能康复中的应用
吴玉玲珍刘文丘吕丽琼
摘要目的:探讨在神形动静平衡护理观指导下进行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
方法:将诊断为脑卒中并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以及在神形动静平衡中医护理观指导下的康复护理。入院后24h及出院前24h进行简式Fugl-Meyer评分,观察肢体功能康复情况。
结果:疗程结束观察组肢体运动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神形动静平衡护理观指导下的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中医护理;康复 doi:10./j.issn.-..11.
Applicationofthenursingtheoryaboutbalanceofspirit、body、dynamicandstaticonrehabilitationofhemiparalysispatientswithstroke
WUYu-ling,LELi-zhen,LIUWen-li,etal(SecondChineseMedicineHospitalofGuangdongProvince,Guangzhou )
AbstractObjective:Toevaluatetheinfluenceofthelimbsfunctionrecoveringforhemiparalysispatientswithstroke.Methods:60caseofhemiparalysispa-tientswithstrokewererandomlydividedintoobservationgroupandcontrolgroup.Thecontrolgroupwasgivenroutinenursing,theobservationgroupintheimplementationofspirit、body、dynamicandstaticofTCMnursingconceptundertheguidanceofrehabilitationnursingafteradmission,24hafteradmissionanddischargeof24hbyFugl-Meyerscore,observedlimbfunctionrehabilitation.Results:Aftertreatment,themotorfunctionscoreoftheobservergroupwasbetterthanthecontrolgroup(P<0.05).Conclusion:Thereisobviousimprovementofmotorfunctioninnursingtheoryaboutbalanceofspirit,body,dynamicandstaticonrehabilitationnursingofhemiparalysispatientswithstroke.
Keywords Sroke;Hemiplegia;Chinesemedicinenursing;Rehabilitation
偏瘫是指因大脑损伤所致的以一侧上、下肢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症状或体征,并可伴有半身感觉障碍、失语、失认、失用以及视野缺损等症状。任何疾病导致大脑损伤都可引起偏瘫,其中脑卒中导致的偏瘫最常见,且遗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给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如何促进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恢复生活与工作能力回归社会是临床的热点问题[1]。
基于祖国传统医学中有大量文献记载关于神形动静平衡的理论与见解,本院中风科的护理人员积极发掘并继承该思想,将其应用于脑卒中偏瘫康复护理的实践工作并形成神形动静平衡中医护理观,在临床中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年1月~年6月首发脑卒中合并偏的60例住院患者,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36~78岁,平均66岁。经头颅CT或MRI证实符合脑血管病诊断标准,存在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和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生命体征稳定,无严重听力、理解力障碍,无严重心、肝、肾等脏器疾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1例,对照组29例。两组性别、年龄、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按以下内容给予常规护理:(1)静止体位护
作者单位:医院白云院区护理部吴玉玲:女,硕士,副主任护师,总护士长理。
指中风患者在相对处于静止状态下,所需保持的抗痉挛治疗体位,有利于脑卒中患者肢体康复;由护理人员或培训照顾人员在患者处于仰卧位、患侧卧位、健侧卧位、坐位时,摆好正确体位。
(2)变换体位护理。人体不能长时间处于某一静止体位,必须适时进行体位改变、移动;由护理人员或培训照顾人员为患者进行翻身或卧位、坐位、站立位之间的体位转换及病床、轮椅之间的体位转移。
(3)运动及日常活动能力训练护理。协助及指导患者进行清洁、穿衣、进食、行走等训练。
(4)心理护理。评估患者心理活动状态,及时给予开导及鼓励。
1.2.1 观察组在神形动静平衡护理观指导下,将形主动、神主静,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神形合一等丰富内涵融入康复护理中,按以下内容实施调护措施。
(1)静神养心,调和心志,动静平衡。静神调护内容包括:评估患者心理活动状态,帮助患者进行自然调息、调心,保持心态平和,避免心神妄动,减轻思想顾虑,一切顺乎自然态度,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神动调护内容包括:通过交谈、安慰、鼓励等沟通方式唤起患者的自信心,主动参与康复计划,将积极主动的意识落实到每一项治疗方案中,配合护理人员的临床指导,根据个体差异情况注意动静平衡。
(2)形随神动,动静平衡,神形合一。神动形动与形静神动调护内容包括实施静止体位护理时,由护理人员或经培训的照顾人员向患者展示正确体位的图片,通过口头指令,帮助患者同时动用健、患两侧肢体,调用自身仍具有的活动能力使躯体的姿势处于仰卧位、患侧卧位、健侧卧位、坐位,当患者自身已尽力,仍未能正确摆好体位时,再给予协助,并及时表扬与鼓励患者。实施变换体位护理,在进行翻身或卧位、坐位、站立位间的体位转换及床、轮椅间的体位转移前,护理人员正确评估患者四肢肌力,按循序渐进原则,在扶抱患者变换体位过程中通过口头指令,帮助患者同时动用健、患两侧肢体,调动患者自身仍具有的活动能力。实施运动及日常活动能力训练护理时,护理人员或经培训的照顾人员运用语言、手势、动手示范等方式引导患者在进行清洁、穿衣、进食、行走时,健、患侧肢体并用,适度刺激功能残缺的患肢,有利患肢功能重建。神静形静与形动神静调护内容包括注意调整患者训练的强度及频率保持适度,使肢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处于神静形静状态;形动神静指帮助患者在肢体活动及训练时保持心态平和,勿操之过急。
1.3 效果评定所有患者在入院后24h内、出院前24h均采简式Fugl-Meyer评价法(FMA评分)评定其运动功能,正常为分,<50分为严重运动功能障碍,50~84分为明显运动功能障碍,85~95分为中度运动功能障碍,96~99分轻度运动功能障碍。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SPS11.0软件,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表1)
表1两组患者入院后24h内和出院前24h
内FMA评分比较(分,x±s)
组别例数入院后24h内出院后24h内
对照组.10±4..91±6.35
观察组.87±4..38±9.29
表1显示,两组患者入院后24h内FMA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24h内FMA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3.1神形动静平衡对患者心理影响脑卒中偏瘫患者多因发病急、病后肢体活动受限,严重时甚至影响到生活不能自理、不能胜任原有的工作,因而患者常常不能适应这突如其来的变化,不时会联想到自己连累家人,加重家庭经济负担,同时担心被人歧视,容易陷入悲观情绪,常常表现为自卑、依赖、焦虑不安、急躁、易怒等心理特征。护理人员通过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宣教正确的医学信息,疏导患者不良情绪,护理人员真诚、热忱感化患者,帮助其接受现状,指导其自然调息、调心,保持心神平和,积极主动应对,鼓励其配合治疗,通过努力挖掘自身潜力使机体恢复最佳的健康水平[2,3]。《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说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素问·痹论》亦有“静则神藏,躁则消亡”之说,以上康复施护内容遵循了古代医家所讲治病先治心从而达到静神养心,形随神动的良好效果。
3.2形神动静平衡对患者活动的影响脑卒中偏瘫患者在护理实践与研究年第10卷第11期(上半月版)受患侧肢体功能丧失影响时,会尝试通过增加健侧肢体使用的频率及区域达到代偿作用,提升全身的综合活动能力,但患侧也会因不参加机体日常活动日渐被遗忘,继而发展为废用性综合征。现代医学研究报道,肢体同时活动时,机体各效应器之间会有一个同步化的趋势,双侧上肢同时进行运动,有利于克服神经肌肉对复杂的运动控制系统的约束[4]。因此护理人员为患者实施的护理内容是在评估患者肢体功能的基础上,注意引导患者在日常康复护理活动中,动用健、患两侧肢体所具有的潜在活动能力,此时患侧肢体处于形静神动状态。从祖国传统医学实践的经验中,发现人体通过意念这一心理活动可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达到治病强身的目的,其中意念指念头及想法,它由神派生,随神所遣,可导气出入,是调节神形相合稳定的要素[5]。形静神动是指护理脑卒中偏瘫患者时,在健肢活动的同时引导患者联想患肢也在同步活动,或引导患者联想患肢进行日常活动,此时患肢由于功能损失尚未恢复,虽然形不动,但通过思动练神,使患肢形静而神动,静极生动,继而可望达到神动形动之态。
3.3形神动静平衡观念有利于脑卒中患者康复宋代周敦颐《太极图说》谓“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古人亦云动以养形,静以养神,神、形、动、静四者是相互依存、协调统一的辨证关系,形是动静变化的物质基础,神是物质变化的主宰,动静变化的结果能生养形质,保养精神[6]。通过静神、神动、神动形动、神静形静、形动神静与形静神动等调护,将形主动、神主静,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神形合一等丰富内涵的神形动静平衡的观念应用在脑卒中康复护理过程中协助偏瘫患者保持神形动静协调统一,有效促进心身康复。
参考文献
[1]洪震,丁玎,江澄川主编,神经流行病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吴苏.阶段性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8(8):17-19.
[3]张红兰,郑文清,中医心理治疗方法述评[J].中华中医药学刊,,29(1):-.
[4]MudieMH,MatvasTA.Cansimultaneousbilateralmovementin-volvetheundamagedhemisphereinreconstructionofneuralnel-worksdamagedbystroke[J].DisabilRehabil,,22(1-2):23-37.
[5]杨远滨,王芗斌.中医意念与康复的运动想象疗法的比较[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
[6]邬建卫.动静互涵以养生[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31
(2):63-64.
(收稿日期:-12-04)(本文编辑刘学英)
关于蒙泰
东莞市蒙泰护理用品有限公司(中国白癜风治疗去哪里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yf/4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