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脑卒中急性期该如何处理
病案简介
大年初一晚10点,某医院急诊室接诊了一名中年男子,诉晚上与家人共进晚餐,少量饮酒后突发右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利。急诊测血压高达/mmHg,头颅CT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接诊医生立即采取应对措施,予以抗脑水肿、降颅压、改善脑循环等治疗,同时予以静脉用乌拉地尔降压、口服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1小时后测得血压为/82mmHg,但患者出现意识模糊、呼之不应等现象。后虽经抢救患者恢复意识,但遗留右侧肢体肌力下降、言语含糊等表现,且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示,缺血性脑卒中面积显著扩大。
问题
对于缺血性脑卒中后血压的处理,是听之任之,以保证充足的脑血流灌注,还是积极降压治疗尽快使血压降至正常范围?
病案分析
年1月美国心脏学会(AHA)/美国卒中学会(ASA)联合发布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最新诊疗指南,明确指出,由于患者病史、合并疾病等各不相同,故发生脑卒中后进行个体化血压处理尤为重要。根据目前研究结果,应根据患者发病前基础血压水平、发生脑卒中分型及合并的疾病,决定卒中后相对适宜的血压范围。同时,由于血压与缺血性脑卒中后症状、并发症发生存在U形曲线的相关性,故一般最适宜血压范围为~/81~mmHg,高于或低于该范围,患者预后均不良。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压控制的相关研究
INWEST研究提示,并发症发生与血压降低有关。静脉滴注尼莫地平组急性期21天内并发症发生率升高,尤其是舒张压降低超过10mmHg的患者。而另一项安慰剂对照的研究中,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后48小时内予以患者口服尼莫地平,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安慰剂组,3个月后,两组患者肢体活动功能改善状况大致相似,但尼莫地平组患者的死亡率高于安慰剂组。
在一项安慰剂对照研究中,在缺血性脑卒中后30小时内予以患者口服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类降压药物(坎地沙坦)或安慰剂,3个月内两组患者血压水平相似,但治疗组患者死亡率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减少。然而另一项同样使用坎地沙坦的研究,采用相同的研究设计,在最初7天内,治疗组患者血压平均下降了7/5mmHg,两组患者功能恢复情况没有差异,但6个月内坎地沙坦治疗组患者预后与安慰剂组相比较差。COSSACS研究亦显示,发病48小时内仍沿用原降压药治疗的患者,2周内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并未明显降低,此后6个月内亦是如此。
上述研究表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压管理的风险与获益尚无定论。目前仍不推荐在发病24小时内快速降压,除非患者血压持续超过/mmHg,或者合并其他降压后能够获益的疾病(例如心肌缺血、主动脉疾病、心力衰竭等)。一般来说,合理的降压幅度是在治疗初期使收缩压降低15%并密切监测神经功能的变化。
溶栓治疗患者的血压控制
对于梗死面积较大的患者,在治疗时间窗(6小时内)符合条件者应进行溶栓治疗,不恰当的血压控制水平将会给溶栓造成困难和风险。最新的美国指南推荐,应缓慢地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压降至/mmHg以下,以确保可以安全地进行溶栓治疗,并且一旦治疗开始,血压必须低于/mmHg,避免脑出血的发生。
一项纳入80例缺血性脑卒中受试者的研究,给予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结果发现,发病最初24小时内升高的血压与脑出血发生呈线性相关,而血压与前24小时及3个月内死亡率则呈U型曲线,这提示最适宜的溶栓治疗收缩压范围是~mmHg。
争议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其急性期的时间划分尚不统一,一般指发病后2周内。
血压是反映全身血流动力学状况的主要指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常伴随血压升高,数据显示约77%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收缩压超过mmHg,其中15%患者的收缩压甚至大于mmHg。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者,缺血性卒中后的血压明显高于既往血压正常者,但两者出现脑卒中症状后的90分钟内,血压均可有自发性下降。
研究已经证实,血压极度升高将降低多脏器的血流供应,尤其是脑组织血流供应,加重脑组织缺血性损伤,导致脑、心脏的严重并发症及肾脏损害。对于中度血压升高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目前仍存在较大争议,有人认为适度升高血压可增加梗死脑组织的血流灌注,可能是有利的;但大部分研究者认为,血压升高会加重脑水肿、影响梗死部位血流供应,进而导致不良后果。
小结
综上所述,血压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重要的监测指标,尤其在发病后最初的24小时内,更需要频繁地测量血压,以明确其血压波动趋势,确定是否需要干预。正如该病例,就是因为急于降压,导致梗死面积扩大,遗留永久性的功能障碍。尽管静脉用降压药物可以良好地控制患者血压,但应根据患者情况个体化地选择合适的药物。此外,脑卒中后原先的口服降压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不能轻易暂停,以免引起撤药综合征。脑卒中后患者常有吞咽功能障碍,口服降压药物则不能继续给药,何时可以恢复口服降压药物治疗仍须大量研究的证实,目前主要取决于患者吞咽功能及合并的临床情况。
文章来源:医院高血压科张瑾
台湾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保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yf/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