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世界卒中日”。这个名词听着有点陌生,其实就是我们俗称的“中风”。据世卫组织的调查显示,中国脑卒中的发病率已排名世界第一,比美国足足高出一倍。更值得警惕的是,中国脑卒中的发病率还在以每年9%的速度迅速上升,堪称健康“第一杀手”。
脑卒中,又叫脑中风,是一种常见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首都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赵性泉介绍说:“由于脑部血管或者供应脑部的血管发生病变之后,造成脑组织的损害,造成一系列症状,而且这症状持久,而且造成功能损害这叫脑卒中,我们常见偏瘫,突然间说不了话失语,还有突然间眩晕。”
脑卒中是老年病?误解!!在很多人看来,脑卒中是一种“老年病”,但实际上,这完全是一种误解。近年来,国内中青年人群的发病率正不断上升,65岁以下人群的脑卒中发病率高达一半以上,30岁、40岁、50岁三个年龄段更是发病率极高。因此,今年世界卒中日的主题被定为“中年人的中风风险”。
突发脑梗公交司机左半身瘫痪
今年10月25日,山西大同4路公交车驾驶员武悦在驾车途中,突发脑梗,即脑卒中的其中一种。他在左手失去控制的危急时刻,只能用右手紧握方向盘,勉强将行进在闹市区的车辆停靠在路边。当车停好后,乘客全部安全下车,武悦才通过手机求助,通过车队和热心市民的帮助,医院救治。
过度劳累医生成为脑卒中高危人群10月24日,医院的麻醉医生昌克勤在手术室内突然昏迷。CT检查显示,他的脑干出血达30毫升。经专家会诊后,一致认为昌医生的身体很难恢复,很可能成为植物人,昌医生今年只有42岁。无独有偶,去年11月,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王奇连续五天做手术抢救患者。在做完最后一台手术,王奇感觉不舒服,准备回家休息,结果却晕倒在家门口。十多天后,王奇因脑出血经抢救无效去世,年仅49岁。看到有医生因为脑卒中变成植物人,甚至不幸离世的消息,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专治心脑血管的医生怎么也会因为中风猝死呢?”其实,这也是对脑卒中病的一种误解,脑卒中的高危人群并无职业区分。
“三高”和过劳脑卒中发病率更高数据显示,“三高”人群,即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患者,脑卒中发病危险是普通人的4到6倍。针对两位医生的不幸遭遇,要需要强调的是,过度劳累,将大大增加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对此,首都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助理杜万良表示:“一个是吸烟,第二是酗酒,大量饮酒也可以导致脑卒中发病,第三是不爱运动,第四类是长期的精神紧张,或者过度劳累,也会导致脑卒中发生。”
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经济负担,这是脑卒中的五大可怕之处。据全国心血管专业委员会的调查显示:在存活的脑卒中患者中,七成以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残疾;脑卒中每年带来的社会经济负担,高达亿元。不过,脑卒中虽然凶险,却并非无懈可击。因为它被称为“突发的慢性病”,完全可以预防。如何挡住“第一杀手”,三个救命秘笈要牢记。救命秘笈一: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合理膳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对抗杀手的第一要诀。不抽烟、少喝酒,尤其是要管住嘴。尽可能吃白肉,也就是鱼这一类海产品,第二要多蔬菜,第三多吃水果,第四要每天最好有坚果,最好每天有豆类。此外,适量运动也很重要,不过要记住,如今天气越来越冷,最好不要过早晨练,因为室内外温差过大,也容易诱发脑卒中。
救命秘笈二:高危人群定期体检如果你年龄超过45岁,最好每一两年做一次脑血管体检,通过这些检查,可以使我们在早期对这些血管病变进行干预。
救命秘笈三:及早发现征兆抓住黄金抢救期即便真的突发了脑卒中,也不要害怕。因为疾病都有一些看似不起眼、容易被忽略的症状,只要及时发现,抓住黄金抢救期,也基本不会留下后遗症。首都医院副院长王拥军解释说:“就是一个眼睛一下看不清东西,或者出现复视,看一个东西变成两个,第二种情况就是常见一侧肢体麻木和无力,有几分钟就能过去,第三种一过性地出现言语不清楚,就是说不清话,或者听不懂别人说话,当出现这种情况,脑卒中离你就不太远了。”专家表示,脑卒中患者发病后的3到4小时,是“黄金抢救期”。这医院抢救,基本不会留下后遗症。不过急救时,一定要注意正确的方式:一旦发现有人出现脑卒中症状,首先呼叫。尽量在患者倒下的地方就地抢救,不要轻易移动;尽量让患者保持仰卧或侧卧姿势,让脸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吸入气管。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招聘ios开发最好白癜风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yy/11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