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的家庭康复指导
中风,又叫「脑卒中」或「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破裂或堵塞引起的脑神经功能损伤。这种疾病多在中老年身上突然发作,死亡或留下后遗症的几率很高。脑卒中病人经过早期、规范、科学康复后,有约60%的患者在第1年末可达到日常生活自理,仅5%需要全部帮助。
医院康复科,对脑卒中的康复治疗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总结,形成了独特的四步三阶梯康复理念和治疗模式,特别重视对患者出院后家庭的指导,保证了治疗的持续和疗效的提高。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家庭需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帮助他最大程度地恢复生活功能。同时。预防再次中风的发生也尤为重要。我们具体为患者出院时强调并指导做到以下几点。
1合理营养纠正不良生活方式
1控制血压:将血压控制在/90mmHg。
2防治糖尿病:正常值70-mg/dl(3.9-6.1mmol/L)
3戒烟戒酒
4保持情绪稳定
5饮水充足
6定期体检
7控制体重
8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练
9饮食;“三低二高二适”即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适量碳水化合物、适量蛋白质,高膳食纤维、高维生素膳食。
10重视睡眠:保持充足的睡眠。
2安全指导
建立舒适安全的环境,空间宽敞,采光柔和,物件摆放方便患者行动为宜。
行走时防止摔倒,保持地面干燥平坦,厕所和浴池应安装扶手架。
选择舒适轻便的衣鞋(最好选择软底防滑的鞋子,切记勿穿拖鞋)。
在日常护理过程中,给患者足够的时间,切记催促,耐心指导。
上下楼梯(健上患下)
上健手抓住扶手,健足上台阶,利用健手与健足将身体重心引上上一台阶,环患腿上抬站到同一台阶。
下健手抓住前下方的扶手,支撑身体,患侧下肢下台阶,健侧下肢下到同一台阶
转移轮椅放在健侧并与转移的平面成30~45度角,转移前要刹好手闸。
3辅助器使用指导
1.一般手杖:与地面仅有1个接触点,好处在于灵巧。但由于提供的支撑与平衡作用较少,所以只适于行动较慢时使用。
2.三脚手杖:与地面有3个接触点。由于底面积较大,所以能提供比一般手杖更好的支持与稳定性。此类手杖尤其适用于不平的路面。
3.四脚手杖:与地面有4个接触点。适于偏瘫的中风病人在刚开始康复的时候使用,可以增加行走的稳定性。但因4点可以构成多个平面,在路面不平时,反而容易造成摇晃不稳的现象,所以建议四脚手杖最好在室内使用。
4心理指导
尊重患者,与患者谈话时,耐心听说,词句简单,多次重复。患者因肢体活动不利,言语表达不清楚而自卑消极或性情暴躁,家属应多关心患者,鼓励患者,多与患者沟通,稳定患者的情趣,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5肢体训练康复指导
双手交叉上举
桥式运动
屈髋屈膝
患侧负重训练有的患者和家属在训练时,偏重锻炼健侧,忽视功能差的患侧。正确的方法是从患侧开始,这样有利患肢血液循环,防止肌肉韧带挛缩
步行训练早期不建议步行注重模式和髋膝关节的损伤。
注:患者多增加患侧肢体的使用,功能恢复的程度和效率会大大的提高。
6突发紧急情况指导
突发脑出血如何紧急处理
首先病人的家属稳定自己情绪,不要慌张,然后小心轻轻地把病人抬到卧室和宽敞的场所,尽量减少病人身体及头部的震动、摇晃、颠簸,加重颅内出血及发生脑疝。保持呼吸道通畅,给病人解开衣领、裤带,以减少对呼吸的阻力;有假牙者取下假牙,体位以侧卧为宜,使口腔分泌物及呕吐物易于流出。如出现舌头后坠,呼吸鼾声大,可用手将下颌托起。当病人出现抽搐时,可用一块半寸宽的竹板缠上软布塞入上下齿之间,以防舌头被咬伤,医院。
7家庭护理指导
1.避免压疮,由于身体的某个部位受压迫过久,骨头突出处易发生压疮。仰卧位:枕骨粗隆、肩胛部、肘、脊椎体隆突处、骶尾部、足跟。坐位:坐骨结节。
2.避免关节挛缩,患者肢体瘫痪后,若忽略了被动式的关节运动,时间久就会产生关节僵硬、挛缩等并发症。
3.预防吸入性肺炎,脑中风病患者常伴有神经性吞咽异常,临床上,患者进食时易呛,从而有患吸人性肺炎的可能.
4.注意保护关节,由于瘫痪肢体肌无力废用性萎缩,使关节周围的肌肉和韧带松弛,对关节的保护和固定作用减弱,从而导致关节脱臼、关节炎等.
5.出现肢体疼痛,患者需休息或进行理疗,或及时咨询医生。
8注意事项
1.明白中风病人的能力及限制,恢复功能时间长。
2.家属协助时尽量站于病者的患侧,以防病者从患侧跌倒。
3.家属须清楚每个动作的先后次序,教导患者时,指导要清楚。
4.在进行任何动作之前,该将所需用的物品准备妥善和放置适当的位置。
5.患者容易遗忘患侧,因为从此患侧与之交谈,或使其触摸患侧身体,是有帮助的。
6.运动时照镜子可帮助患者纠正异常的动作和姿势
7.及时鼓励患者良好姿势。
赞赏
长按白癜风北京白癜风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yy/11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