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一:我们年轻人不会得卒中
很多人觉得,脑中风是老年病,我年轻,祖上又没有这样的病,我血压也不高,生活很注意,每年都体检,所以我肯定不会中风。
其实,全世界每6个人中就有1个人将在此生遭遇卒中,每2秒钟就有一人发生脑卒中,每6秒钟就有1人死于卒中,每6秒钟就有1人因卒中而永久致残。
在人的一生中,任何年龄都会得卒中,它的发病不分性别和年龄。大多数脑卒中患者发病前都毫无征兆,不到1/3的患者有短暂性缺血发作的历史。
问答二:筛查颈动脉就是筛查脑卒中
经常在门诊听到患者说,颈动脉检查等于脑卒中筛查,颈动脉有斑块就会发生脑卒中。
脑卒中筛查是一个综合过程。在此过程中,脑血管、颈动脉等检查只是其中一部分,是否发病还要看它具不具有危险因素,一类是行为因素,最大的危险是吸烟,第二个是精神压力,第三个是运动减少,这是三大危险。
问答三:脑血管检查正常,就不会患脑血管病
脑血管病中,血管因素只是原因之一。比如,有统计显示,1/5的脑血管病其实来自心脏,先有房颤,和血管毫无关系。所以脑血管筛查正常,并不意味着你不会患脑血管病。
问答四:宣传的保健食物或者特殊动作可以预防卒中
有一位长者说他每天在公园里倒走1万步,预防中风。还有的人每天都吃纳豆、卵磷脂、健身茶。这些真的能预防中风吗?
对于养生保健来说,有时候规律生活甚至超过科学本身。任何食物,包括我们常说的纳豆、卵磷脂等,真正有效的不多,最好的食物还是我们每天吃的这些蔬菜水果。预防中风最有证据的运动就是快走。但来自美国健康研究所的调查显示,剧烈运动会增加脑出血,因此运动也是要有限度的。
问答五:阿司匹林可以预防任何卒中
中国的阿司匹林使用量远远低于国外,目前普通人是14%,美国是50%。临床大夫推荐的阿司匹林是因人而异的,肯定不是任何人都能吃。
下列人员适用阿司匹林:
①已经发生过心脏病的人
②45岁以上的女性
③有多重危险因素,未来发生心血管病风险高的人。
下列人员最好不用阿司匹林:
①血压很高不易控制的人
②有出血性疾病的人
③有脑出血家族史的人
美国的国家指南也表示,卒中的防控措施是综合的,阿司匹林只是预防中的一环。尽管阿司匹林很重要,但你不要忘了遵医嘱服用降压、调脂、降血糖的药物,这些也是重要的措施。
问答六:吃药毒性大,保健品更安全
有人说药物说明书上写的副作用多,发生副作用的机会也多,西药治标,中药治本。而事实是,不良反应发生的频率和严重性与说明书写的多少没有关系。
预防脑卒中的药,很多人担心长期吃对肝脏有损害,我可以说,现在全世界没有一例因为使用他汀类药物出现身体损害的,因此不要被说明书吓到了。
保健品的安全性未接受科学评价,有确切疗效的一定不是保健品,而且保健品很贵,所以大家一定不要盲目相信保健品,而放弃安全性更好的药物,从而贻误病情。
问答七:我病情轻,目前感觉良好,不用住院治疗
很多人得了中风,说自己症状很轻,不需要住院,在门诊输液就能好,这是错误的。其实,即便是小中风,预后也常常不如人意,死亡率和复发率都较高。
问答八:活血=疏通血管=防治中风
我经常听病人说:“我现在每天吃三七、野生银杏茶,每天吃活血补品,就活了血了,就可以溶解血栓了。”这也是错误的。
现在的溶栓药物品种很少,也都有治疗的最佳时间段,溶栓风险会很大,有害无益。
问答九:每年定期来输液,从来不吃药
很多病人认为输液比吃药更为有效,而我说吃药更管用。
其实在中风早期,输液有明显效果的并不多。在我们国家的指南里,几乎也没有输液这一条,主要还是以他汀类、抗血小板和降压类药物为主,只有融栓才需要静脉输液。
问答十:我出院啦,病就好啦,以后不用吃药了
要知道,中风的复发率是很高的,5年复发率是30%,1/3的人因为复发而再住院。做过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的患者,得分越高的人越要坚持吃药。还有的人因为腿、脚能动了就不吃药了,实际上中风后即使肢体康复了,血管也不一定好转。堵塞可能还存在,应该遵医嘱坚持服药。
为了更好的服务鹤壁人民,医院脑卒中中心开展40岁以上人群免费体检活动,检查内容包括:心电图、血糖、血压,高危人群免费检查血脂、颈部血管彩超价值共为元的免费体检套餐。时间:每周二、周四全天(法定节假日除外)。地点:医院门诊楼1楼房间脑卒中免费筛查门诊。预约-95。(每周二,周四上午开展免费卒中筛查活动。需要提前电话预约或到卒中筛查门诊预约)。
每周五下午三点开展健康大讲堂活动,为广大市民普及健康教育知识,及脑血管病的护理知识。地点:医院新病房楼10楼阳光房。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复方蜂胶酊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yy/11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