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白癜风能治疗吗 https://m-mip.39.net/nk/mipso_7004395.html
点击上面城市生活免费订阅!
脑卒中的危害,以及诱发脑卒中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脑卒中是造成我国寿命损失的第一位病因,在我国每年新发脑中风患者约万,每20秒就有一例患者死亡……
脑卒中又叫脑中风,是脑血管破裂或堵塞引发的一系列疾病,其中大部分是由于脑血管堵塞造成的缺血性脑中风,又称脑梗塞。
易发脑卒中的4大高危人群第一类,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是脑卒中发病的最危险因素,77%初发脑卒中患者都与高血压有关。每减少5mmHg舒张压和10mmHg收缩压,脑卒中风险就会降低30%-40%。第二类,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是引起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患脑卒中的风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3倍。第三类,心脏病患者各种心脏病都会显著增加脑卒中风险,房颤是心律失常的最常表现,房颤患者脑卒中的风险比正常人高5倍。第四类,高血脂症患者血脂异常作为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已经逐渐被肯定,血脂控制是脑卒中防御的重要措施。另外,年发表在《柳叶刀》杂志上的研究结果显示,全球90.7%脑卒中与以下10个因素有关: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脏疾病、吸烟、酒精摄入、不健康饮食、腹型肥胖、体力活动不足和心理因素。这10项危险因素共占人群归因危险度的90%,并且适用于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种族、性别及年龄。出现5大信号,马上就诊出现下面其中一种或几种症状,要高度警惕,医院治疗。①口角歪斜、不对称,出现一侧面部麻木、无力、流口水;②两只胳膊平行举起,单侧无力,上、下肢突然感到麻木;③言语不清,表达困难,或听不懂别人的讲话;④突然眩晕,站立不稳,短暂性视力障碍,一过性眼前发黑,视物模糊;⑤突发对近事遗忘,出现难以忍受的头痛,症状逐渐加重呈持续性或伴有恶心、呕吐等。病人最好在发病3--6个小时内得到有效的治疗。一旦发病,患者家属或朋友要紧急拨打急救车运送患者到具备医院就医,切忌医院。预防脑中风,做好这几点对于脑卒中而言,预防意义远大于治疗。曾有专家建议40岁以上,尤其是生活不规律者,吸烟、嗜酒者,肥胖者,有脑卒中家族史,以及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者,均应定期进行“脑血管体检”。具体检查项目包括:血脂、血糖等血生化检查,血同型半光氨酸,以及血压、心电图、血管超声等检查。平时生活干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戒烟避免主动及被动吸烟。烟草中含有的尼古丁可使血管痉挛、血压升高、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及升高纤维蛋白原水平,促进血小板聚集,降低HDL-C等。②膳食控制总脂肪、饱和脂肪酸及盐的摄入量,每日半公斤蔬菜和水果。③运动每天至少30分钟中强度运动,如:快走。④控制体重定期评估BMI,鼓励减重。BMI≥28即是肥胖。国内前瞻性研究表明,肥胖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度为2.0。⑤心理因素保持乐观、放松,调整生活与工作量,减轻精神负担。脑卒中的病因、诱发因素及危险因素
脑卒中如今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与生命。预防脑卒中的发生,首先,要通过早期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了解病因,积极主动的控制各种致病诱发因素及危险因素。从而达到使脑卒中不发生(或推迟发病年龄)的目的,那么脑卒中的病因是什么呢?有哪些诱发因素
危险因素可能导致脑卒中呢?
脑卒中的病因
1.脑动脉血管病变:高血压动脉硬化、粥样动脉硬化、动脉炎、动脉瘤、动脉畸形、血管痉挛。
2.心脏病和血压改变:房颤、高血压、血压过低、血压不稳定。
3.血液成分的异常:血液粘稠度高、凝血机制障碍、血液病、各种栓子。
脑卒中的诱发因素
1.血压波动:血压过高,血压过低或者血压不稳定
2.情绪波动:情绪激动、悲伤、紧张、烦躁
3.气候变化:血压会随着天气的变化而出现波动不定诱发脑卒中
4.过度劳累:熬夜、旅游、加班也是脑卒中的诱发因素之一。
5.自行停药:对于长期服用降压或降糖药、阿司匹林、华法林、他汀类药物的患者,停药后都会诱发脑卒中。
6.其他诱因:感染、腹泻、外伤均与发生脑卒中有关。
危险因素
1.高血压
2.心脏病
3.糖尿病
4.血脂异常
5.颈动脉狭窄
6.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除上述脑卒中的病因、诱发因素及危险因素以外,更应该引起注意的还有不良生活习惯:吸烟、酗酒、肥胖、抑郁、缺乏体育锻炼、不良膳食习惯。了解这些之后,大家应该引以为戒,远离卒中!
优医护,打造“互联网+医疗”医护服务平台,汇集了海量优质的医护资源,开创性推出术后康复上门服务新模式。让专业护士成为您的私人护理师。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指由各种诱因导致的脑部血管狭窄、阻塞或破裂造成的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局部脑组织和血管由于缺乏血液供应而发生的坏死。脑卒中发病十分危险,我们应该了解掌握它的危险因素,从而进行积极预防。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主要分为无法干预的危险因素和可干预的危险因素两大类。
无法干预的危险因素
1.年龄。伴随年龄的增长,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也会增加。统计研究表明,55岁以后每增加10岁,脑卒中的危险性将增加1倍。
2.性别。不同性别在脑卒中发病率、患病率、危险因素、脑卒中亚型、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等方面均存在差异。部分学者做过这方面的研究分析,通过对多名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结果表明,在脑卒中患者中,女性平均年龄大于男性,另外女性发病高峰年龄也大于男性。
3.遗传因素。脑卒中的发生与遗传因素也有一定的关系。倘若家族中有人得过脑卒中,那么其后代患该病的概率将会大大增加。
以上这些因素都是不受人为因素影响而发生改变的,一旦符合以上几个条件之一,那么应给予足够重视,你有可能属于脑卒中的高发人群。
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1.与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性病变,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血脂等均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70%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史。由此可见,动脉硬化是脑卒中形成的病理基础,预防动脉硬化对于治疗脑卒中具有积极意义。
2.不良饮食习惯。一是过量摄入盐分。盐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但摄入过量反而对身体有害。它能使血容量增加,血压升高,从而导致脑卒中发生;二是暴饮暴食。大量饮酒、大鱼大肉等饮食习惯极易诱发脑卒中。长期过量饮酒与高血压有密切关系,酒精能导致小动脉痉挛,从而引发脑卒中。
3.长期吸烟。吸烟可导致血清总胆固醇升高,从而导致血管硬化。吸烟可以促使血小板聚集,增高血液黏稠度,还可促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等病理和生理变化,均可导致发生脑卒中的风险增高。
4.不规律的生活方式。作息不规律、运动量少、高度紧张、过度疲劳、连续熬夜,这些不良生活方式会让身体处于不协调的状态。长期下来,会诱发高血压、肥胖症和糖尿病等,从而成为脑卒中的易感人群。
5.不良的性格。脾气暴躁、易怒易生气等,以及生活节奏快、说话快、做事快、目标过高、过于好胜的人,其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更易引起血压升高,导致脑血管破裂出现脑出血。
—End—
孔子说,“
不要私存,放到圈子里,让更多人知道吧!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视频、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城市生活”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yy/12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