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M百度竞价招聘求职微信群 http://cgia.cn/news/roll/1588001.html
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组织(WSO)确定的“世界卒中日”,医院也看到有“卒中中心”,那么到底什么是“卒中”,日常生活中遭遇“卒中”我们又能做点什么呢?
卒中指的就是脑卒中,脑卒中(stroke)俗称中风,是大脑细胞和组织坏死的一种疾病,是指脑血管突然发生问题,堵塞或者破裂,从而引起脑组织损伤,也称“急性脑血管病”,主要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两种,具有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和死亡率高的特点,同时有明显的季节性,寒冷季节发病率更高,需要格外引起注意。
02:46
脑卒中的发病因素比较复杂、多样,患者自身存在一些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斑块、糖尿病和高血脂等,都会增加脑卒中的发病风险;通常同时存在多个危险因素,如吸烟、不健康的饮食、肥胖、缺乏适量运动、过量饮酒、不良生活习惯(如熬夜、吸烟)等;除以上病因外,还有精神紧张、情绪激动、过度劳累、用力过猛、用力排便、气候变化,都会诱发其发病。
大脑是我们人类身体的“司令部”,脑部出问题,肯定会引起身体的一系列反应和机能障碍,对于脑卒中患者,时间就是生命,如果在短时间内能发现症状,并且得到及时治疗,能很大程度上降低脑卒中导致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那么,当脑卒中发生时会有哪些症状呢?请记住“中风”口诀,具体内容是:
1:看到1张不对称的脸。即看看有无口角歪斜症状。
2:双手平举,检查两只手臂是否有单侧无力。
0:(聆)听语言。让患者说一句完整的句子,如“今天天气晴朗”,看患者有无口齿不清,表达困难症状。
三项合起来,组成,恰与中国医疗急救电话相同,若有上述三项任何突发症状,快拨打急救电话,将患者送到医院。
表现任何以上症状,拨打或叫人拨打急救电话,取来急救箱和AED,在等候救护车到达时,守在患者身边,同时安慰患者,协助他坐下或躺下,直到急救人员到来接手。
如果患者失去反应,并且没有呼吸或濒死样呼吸,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
脑卒中还可能有眩晕伴呕吐、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意识障碍或抽搐等伴随症状。
脑卒中的诊断和治疗也是个复杂的过程,非医务人员能做的可能不多,那么,遭遇“脑卒中”患者,我们现场第一反应人可以给予些什么帮助呢?
处理方法:
1.拨打急救电话,取来急救箱及AED。
2.记录患者首次出现脑卒中征象的时间。
3.守在患者身边,直到急救人员到来接手。
4.检查一下生命体征情况,如无反应和呼吸,要马上做心肺复苏(CPR)。
5.尽量避免移动患者。
脑卒中是一种危害特别大的疾病,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的危害。
首先就是会让患者生活变得无法自理,比如吃饭时嘴部会失去控制、四肢麻木,行走困难甚至无法说话。
其次脑卒中给患者带来的危害就是行为障碍,比如生活中会无缘无故跌倒、身体不听使唤、看不见左侧或者右侧的物体,造成视觉缺失等。如果患者不重视,那到时候就有可能会有致死的风险。当前研究暂未发现本病可自愈。
预防脑卒中,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不要太劳累,规律作息,合理饮食,积极配合专业医生进行康复训练,定期进行复查,保持良好的心态。
康复训练对于卒中患者非常重要,有助于受损功能的恢复。早期康复治疗可预防并发症,最大限度减轻功能残疾,改善预后。一般卒中发病后24小时开始肢体功能训练、语言训练、生活活动训练、认知训练、心理康复训等康复训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yy/16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