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最大的愿望是父亲能够早日站起来,回到河南老家给父亲办个“低保”,而自己也可以在家乡找份工作还清债务
(原标题:“献血英雄”偏瘫获免费治疗)
“大家照顾我就像照顾婴儿一样”,张伯全感叹道他在医护人员、社工和家人的劝导下,改变了之前悲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其32岁的儿子在病床旁搭了一张简易的折叠床,每天守在父亲身旁,照料其生活起居和康复训练
张伯全是河南新乡人,2003年与妻子离异后,只身来到广州打工2005年,因为看到报纸上一则“血小板告急”的消息,他开始定期去血站无偿献血(血小板)张伯全说,他大约献血35次,累计无偿献血1.4万毫升,也因此多次获得无偿献血荣誉证书和奖章直到2009年,张伯全超过规定的最高献血年龄“55岁以下”,他才结束了长达护理社会学论文4年的献血生涯
7月25日,市桥医院院长偶然从广播中得知张伯全事迹,认为“好人要有好报”,与医院商量后,决定将张伯全接来医院免费康复治疗通过多方打听,终于与张伯全家人取得联系,并与7月29日将张伯全从河南接来广州,由医院康宁科开展康复治疗,并负担其全部的医疗费用和生活费
“我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普通人,却得到了那么多的帮助,真的很感谢大家”12日,张伯全接受采访时,努力地挥动手脚,展示住院两周以来的康复情况而此前他因为经济困难多次中断治疗,耽搁了病情,左侧手脚完全失去知觉
去年7月,张伯全前往东莞长安镇务工时晕倒在家,被紧急送到东莞市长安医院经检查,他被确诊为急性脑梗塞,虽然脱离了生命危险,却造成了半边瘫痪,左手和左脚完什么原因引起偏瘫全无法活动
目前,医院方面收到的捐款全额交给张伯全,同时,也呼吁爱心人士、爱心企业前来探访及募捐善款,提高张伯的生活质量及出院后购买必要的康复设备等
在住院期间,医院对张伯全进行了全面的体检,据此制定了一系列药物、电针治疗和运动康复计划据医护人员介绍,张伯全刚来的时候左半边无法自己活动,长期握拳导致掌心和指缝都已溃烂,经过医院的治疗和护理,病情有了很大改善通过两周的治疗进度和实际情况观察后,院方预计还需半年的时间,他就可以下地走路或拄杖走路了但由于此前错过了中风的最佳康复期,张伯全左上肢肌肉萎缩比较严重,预计需要9个月到1年时间才能好转
张伯全中风与献血无关
“献血英雄”的故事传开后,不少人产生疑问,献血脑卒中最佳治疗时间是否会诱发中风等身体疾病?
张伯全说,瘫痪了就像个小孩子一样,吃喝拉撒全要人照顾,也不能动,十分难受但面对无力负担的医药费,他曾打算放弃治疗
60岁的“献血英雄”张伯全,曾患急性脑梗塞半身偏瘫,近日得到市桥医院的义务康复治疗,半年后有望再次站起来下地走路
爱心接力助力“爱心大伯”
在张伯全与儿子都一筹莫展时,事情有了转机
在采访过程中,张伯全不断地重复着“谢谢”二字,表达对好心人的感激他很遗憾现在不能再献血帮助别人,未来最大的心愿是,待自己今后过世之后将自己角膜、器官等都捐献给有需要的人
■知多点
“父亲之前都是临时工,没有买过医疗保险,很难支付昂贵的医药费”,张伯全的儿子张地维说在长安医院住院期间,由广州血液脑卒中出血中心、红十字会、社会各界等筹集2.3万元全额用于张伯全的治疗,但对于张伯全的康复治疗资金缺口还很大因为治疗费用高,张伯全无奈出院,回到河南郑州医院进行治疗期间儿子辞掉了深圳的工作,在家专心照顾父亲,失去了经济来源,只能靠亲戚朋友借钱救济和社会捐助经过间断5-6个月的住院治疗,花掉近7万元医药费张伯全再次因为经济负担不起而被迫出院回家治疗
来粤打工4年献血35次
对此,院方的主治医师解释:“张伯全的中风与献血没有关系他的发病是由于血管硬化引起的急性脑梗塞而非脑出血,与其年龄、长期劳累和不良的饮食习惯有关张的血常规各项指标均正常”他还表示,成年人坚持适量献血有助于降低血液粘稠度,反而能降低中风的发病风险
未来的愿望是捐血液透析病人的护理献角膜
●南方日报记者 陶达嫔 实习生 龙淼辰 通讯员 潘宣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yy/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