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是一组以脑部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主要分为出血性脑中风(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脑卒中(脑梗塞、脑血栓形成)两大类。
脑卒中早期,患者或多或少都会出现:肌张力低下,肌力下降,躯干控制差,平衡功能障碍,高级脑功能障碍(言语、认知、心理),吞咽障碍,褥疮等并发症。所以脑卒中后康复治疗的时间应越早越好,即当患者脑卒中入院后,生命体征平稳即可开始床旁康复治疗。
床旁康复:
一、良肢位摆放:是开始床旁康复训练前最重要的一项,主要是纠正患者家属对患者肢体不正确的摆放,预防肢体异常运动模式的形成、并防止因卧床引起继发性功能障碍,为往后的康复创造好的条件。
(正确的良肢位摆放示图)
注意:
1、
应尽量避免半卧位(勿将病床上部升高),半卧位状体下,患者往往没有太多的主动参与,有助长异常模式的危险。
2、
在转移病人体位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牵拉病人患侧上肢,以免引起患侧肩关节半脱位。
3、
仰卧为时,应在臀部和大腿外侧垫个枕头,髋关节稍向内旋。膝关节呈轻度屈曲位,脚底尽量不要接触任何东西。
二、肢体功能训练:主要用兴奋性促进手法(Rood技术、运动控制)提高瘫痪肌的张力和力量、鼓励患者主动参与。
三、床上翻身训练:是为了改善患者床上主动活动的能力,减少患者家属为患者进行翻身、良肢位摆放、及擦洗身体时的体力耗费,并提高患者的主动参与性。
四、转移能力训练:是让患者从一种姿势转移到另一种姿势的过程。如:
(卧位—坐位的转移)
(坐位—站位的转移)
(床—轮椅间的的相互转移)
坐、站位平衡训练等。。。
在康复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患者的积极主动配合,还要患者家属的支持。因为我们的训练过后,更多时间是家属陪伴患者,所以需要患者家属在平时协助、监督患者完成各项康复作业。
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床旁康复训练,看似简单,其实需要做的有很多。有目的性、选择性的康复训练,才能实现功能重组,为后期患者的康复打下坚实的基础,以此帮助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敬请期待下一期早期康复系列文章,请大家继续福州最好的白癜风医院表皮型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zl/10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