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进入结构性心脏病快速发展期。
未来,结构性心脏病将会引领介入心脏病学第四次革命,将心脏病介入治疗推向更高的黄金时代。
年1月31日,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年度总结会暨中国结构性心脏病行业报告发布会隆重召开。
中医院宋光远教授首先带来经导管主动脉瓣治疗年度报告,对刚刚过去的一年里TAVR发展进行总结。
流行病学及市场前景
宋光远教授指出:
目前中国尚缺乏AS的完整的流行病学调查,从美国NHLBI和OlmstedCounty队列研究结果来看,64岁以上人群AS发病率2%左右,75以上人群大概为4%。以75岁以上为例,估计中国目前重度AS伴症状患者为万,到年预计有3亿老龄人,AS患者也接近千万,经导管主动脉瓣治疗前景巨大。
从发病原因来看,无论是AS还是AR,还是以退行性变为主,但中国也有很多风湿性疾病为病因的患者。
截止目前,全球TAVR手术已经超过了60万例。在年,预估全球TAVR总量将达到20万例,中国将超过例。
国际发展概况暨重要研究更新
接下来,宋光远教授从TAVR适应证的变迁与低危化的探索、二叶瓣的探索、新器械探索以及抗栓方案和围术期卒中方面的探索介绍了年TAVR领域的重要研究更新。
PARTNER3试验结果发现低危症状性主动脉瓣狭窄患者TAVR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减低(死亡、卒中及再入院降幅37%),然而1至2年期间TAVR组死亡和卒中的人数更多,2年差异不显著,TAVR组再入院更少。TAVR组瓣膜栓塞发生率更高,血流动力学指标及瓣周漏发生率无明显改变。
因此,年中国TAVR专家共识,中高危患者为TAVR的绝对适应证,年AHA/ACC瓣膜性心脏病也不再按外科危险分层作为TAVR的手术推荐。
在二叶瓣探索上,Ramlawi教授正式公布Evolut系列瓣膜用于外科低危的二叶式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结果表明,应用自膨胀环上生物瓣EvolutR及EvolutPro进行TAVR治疗具有较高的器械成功率(96.5%),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二叶瓣患者的TAVR我国虽然探索得早,并且专家共识也将二叶瓣作为相对适应证,目前还需要更加谨慎,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在抗凝方面,在有长期口服抗凝适应证的TAVR患者中,与OAC+氯吡格雷相比,应用OAC治疗,可减少术后一个月、一年内的出血事件的发生,同时不增加血栓事件。
围术期脑卒中方面,REFLECTⅡ研究结果显示,TG3脑保护装置与既往TAVR数据对比是安全的,TG3组术后30天内主要安全事件发生率更高,主要是TAVR相关血管并发症及出血。提升器械稳定性将有助于保证可靠、完整的脑血管覆盖,由此改善手术结果。
随着TAVR适应证的不断扩展,新型TAVR瓣膜的研发也呈井喷之势,哪一种瓣膜系统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仍需更多的大规模临床研究证实。
全球TAVR应用现状
去年有两个较大的真实世界研究,即英国经导管主动脉搬置换术(UKTAVI)研究和来自美国STS-ACCTVT数据库的研究。
UK-TAVI研究是首个真实世界比较TAVI和SAVR有效性的研究,在一年的全因死亡方面,TAVR不逊于SAVR。与SAVR相比,TAVI引起的大出血较少,但血管相关并发症、起搏器植入更多,TAVR住院时间缩短及生活质量提高更快。
这些都为中国的TAVR发展提供了巨大信心。
中国TAVR应用现状
年中国TAVR手术超过例,共医院开展TAVR技术。
从年到现在中国TAVR瓣膜已经有了很多选择,包括4款上市的商业瓣膜和其他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瓣膜。
从第一款VenusA瓣膜上市,年已经成功植入超过0例,5年随访结果效果良好;年VitaFlow植入也超过例,其3年随访结果良好;
TaurusOne有望在年5月份拿到上市许可,期待其上市后能进一步活跃整个TAVR市场,能够将TAVR发展的质和量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以上数据由商业公司提供,仅供参考
宋光远教授在总结中指出:
TAVR领域国内的真实资料及探索目前还在路上,报告更多阐述了TAVR的流行病学及国内外的一些进展。未来,中国在TAVR领域有很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改进潜能,包括新器械、抗凝、脑保护等多方面探索。
随着TAVR植入量的增加,中国TAVR发展也将从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zl/14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