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是由于血管病变导致的大脑缺血或出血性病变。其中,脑出血虽然只占脑卒中的20%,但是,其危害却远远大于缺血性病变。脑出血具有复发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治疗费用高等特点,且与高血压有很密切的联系,很多朋友会感到疑惑,血压控制在多少才能有效的避免脑出血呢?今天就来聊一聊这方面的问题。
脑出血的根本原因是哪些?
要想了解高血压与脑出血的关系,首先要知道脑出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脑出血的根本原因主要是颅内的血管出现了下列2种病变:
血管变脆了:大家都知道,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动脉会逐渐发生老化,我们称之为动脉硬化。动脉发生硬化之后,血管壁的弹性降低,顺应性变差,脆性增加,在一些情况下(情绪激动、用力排便等)很容易发生破裂出血。
血管变薄了:颅内动脉血管相较于周身其他的动脉血管来说比较薄弱,血管壁只有两层结构,缺乏肌肉组织,对压力的耐受能力比较弱,很容易因为慢性疾病导致血管壁损害变薄。在某些情况之下变薄的血管壁也会发生破裂出血,引发脑出血。
血压多高容易引发脑出血?
血压多高容易引发脑出血,目前并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但可以明确的是,高血压是导致脑出血的一个高危因素,因此,保持血压平稳可以有效的降低脑出血的发病率。最新的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出,如果年龄小于65岁,我们的理想血压是小于/80mmHg,但应该大于/70mmHg,如果年龄大于等于65岁,理想血压是小于/90mmHg。把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之内,可以有效减少脑出血的发病率。
在预防脑出血方面我们还需要做到哪些?
控制好慢性疾病:导致脑出血发病率提高的疾病除了高血压外,还有糖尿病、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等,这些慢性疾病,都会对血管壁造成慢性损害,只有这些慢性疾病得到良好地控制,才能有效减少脑出血的发病概率。控制便秘:便秘与脑出血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很多脑出血的患者都是在排便的过程中发生出血。这是由于便秘的患者在排便的过程中会增大腹压来促进排便,在增大腹压的过程中,颅内压也会随着迅速升高,容易引发颅内的血管破裂出血。很多中老年人群都有便秘的情况,需要注意此类风险。健康生活,合理运动:合理运动可以改善慢性疾病的病情,延缓动脉硬化的进程,有效的降低脑出血的发生几率。因此,部分慢性疾病患者可采取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简单判定标准就是在运动的过程中,可以正常地与周围的人交流,而不会感觉到说话不流利、胸闷、气短等不良感觉。另外,吸烟、饮酒、熬夜等不良习惯都会导致动脉硬化加快,必须戒除。避免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情绪与脑出血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很多朋友在情绪激动或精神紧张的瞬间,也会引发脑出血。所以,保持健康平和的心态,对预防脑出血的发病,也是非常重要的。
总结
脑出血是对朋友们健康危害非常巨大的一种疾病,其致死率和致残率都非常高,一旦患上,对于我们今后的人生影响巨大。为了预防脑出血,应当有效控制血压。而且在日常生活中,除了需要控制血压之外,还需要治疗其他的基础疾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便秘,避免焦虑,戒除不良习惯,合理运动。只有把这些都做到位了,才能有效地减少脑出血的发病几率。来源:慢病管理网排版:鹏宇
审校:瑞雪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zl/17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