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神经内三科主任王佩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又称脑梗死,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其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目前,国际公认的最有效治疗方法为溶栓。
先来看两例溶栓成功的病例
病例一
患者徐某某,女,69岁,汉族,退休。因“视物不清、左侧肢体麻木2小时,恶心、呕吐1小时”入院。既往“高血压病”病史10年,血压最高达/mmHg。入院后急查头CT、血化验,无溶栓禁忌症,知情同意后予以阿替普酶0.9mg/Kg溶栓治疗,溶栓后症状消失,复查头颅CT远隔部位(右侧半卵圆中心)点状出血,观察3日出血吸收出院。电话随访,患者无视物不清、无明显肢体麻木。
病例二
患者李某,男,年龄95岁,汉族,离休。因突发言语不能,右侧肢体活动障碍,意识水平下降2小时入院。头CT未见明显异常,诊断脑梗死。对于发病3小时内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应用阿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无年龄上限,充分向家属交代病情后予以阿替普酶0.6mg/Kg溶栓,溶栓后患者可以肢体活动,9小时后症状完全缓解。复查头颅CT未见出血,痊愈出院。
脑梗死的溶栓治疗有哪些?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又称脑梗死,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其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目前国际公认的最有效治疗方法为溶栓,国内常用的溶栓药物有阿替普酶(rt-PA)和尿激酶。发病3小时内的患者可优先选择阿替普酶溶栓,发病3-4.5小时内的患者部分也可进行阿替普酶溶栓治疗,但相对于发病3小时内的溶栓患者要求更为严格。原因为缺血时间越长,溶栓再通率越低,溶栓再灌注后风险越高,发病4.5-6小时的患者可选择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对于静脉溶栓未成功或成功后血管再闭塞的患者可以进行动脉溶栓及机械取栓等桥接治疗。
静脉溶栓治疗风险与获益并存
对于溶栓时间窗内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来说,静脉溶栓治疗可以全部或部分改善患者症状和预后(约30%-40%),部分患者不能溶开。但是风险与获益并存。缺血性卒中患者本身存在多种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血管硬化程度相对较重,本身存在梗死后出血风险,溶栓治疗后出血风险进一步增加(约10%左右),较轻的包括牙龈出血、皮肤黏膜出血,较严重的可出现消化道出血,甚至症状性颅内出血(约3%),严重者可出现脑疝、昏迷甚至死亡风险(约1%)。
面对脑梗死该怎么办
作为一名神经内科的医疗工作者,面对缺血性脑卒中这多发病及常见病,有时常规治疗可能有病情的进展加重,虽积极治疗,但遗留明显的后遗症。因此,对于可以进行静脉溶栓的患者,可在患者及家属充分知情同意的基础上积极予以静脉溶栓治疗。对于需要溶栓的患者,医院院前急救、急诊科、化验室、影像科等科室的大力协助,缩短患者的等待时间。对于患者来说,一旦出现头晕、肢体麻木无力、言语不清等危险信号要及时拨打,携带身份证件,准确提供患者既往病史、服用药物史、有无药物过敏史等,迅速做出溶栓决定。
文字:神经内三科王佩
责编:杨雪
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bd.
中科医院曝光资质白癜风早期症状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zz/10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