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求职招聘QQ群 https://www.edunews.net.cn/2021/ywbb_0912/131570.html
脑卒中,尤其是脑血管堵塞所致的缺血性脑卒中已成为我国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为提高公众预防脑卒中的健康意识,传递科学的疾病知识和治疗观念,在年10月29日第十二个世界卒中日来临之际,作为首批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和脑卒医院-医院于24日上午08:00-12:00在门诊东区举行世界卒中日大型义诊咨询活动,医院的防治专家亲临现场为广大患者进行免费义诊咨询;上午9:00-11:30在1号楼北楼16楼阳光房举行媒体宣教会,医院常务副院长李天晓、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副主任,脑卒中小组的朱良付教授和郑州市紧急救援指挥中心燕重远科长等与大家一起探讨卒中救治策略等热点话题,并分享我院国内领先的脑卒中绿色通道和强大的学科建设,展示了中国首台移动卒中单元等现代化卒中抢救神器,现场特邀患友嘉宾们尚分享了他们的卒中感受和防治体会。
24日上午08:00由医院李天晓、朱良付、胡亚梅、白卫星、臧卫周、段光明、李强、顾建军等组成的专家团队齐聚门诊东区一楼,展开脑卒中免费大型义诊咨询活动,对前来咨询问诊的群众和患者解疑答惑,详尽评估其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房颤、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酗酒、吸烟、睡眠不足、缺乏运动等)和相对少见的危险因素如心源性脑梗死、偏头痛、口服避孕药、脑动脉炎、遗传性脑血管病等,进而制定个体化卒中防控方案,提高脑卒中防治认识水平,做到早期积极控制危险因素,规范化诊疗脑血管病,从而有效降低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复发率、致残率及死亡率。现场患者络绎不绝,义诊专家们仔细询问病史,详尽体格检查,根据患者携带的影像学资料制定规范化防治方案,就诊患者们纷纷称赞义诊专家们医疗水平高、有耐心,真正给患者带来了福音!
上午09:00世界卒中防治月媒体见面沟通会于1号楼北楼16楼阳光房举行,医院常务副院长李天晓、脑卒中小组的朱良付教授、郑州市紧急救援指挥中心燕重远科长和媒体朋友出席本次活动。
首医院常务副院长李天晓关于“卒中早识别和绿色通道建设”做重要讲话,快速判断卒中症状是卒中救治的第一步,也是是赢得抢救时间的关键。脑卒中患者多会发生口眼歪斜,言语不清和肢体无力等,严重者可出现昏迷,脑卒中识别只要牢牢记住一句口诀“中风”:1看(1张脸):不对称、口角歪;2查(2只胳膊):平行举起,单侧无力;0听(聆听语言):言语不清,表达困难。如果身边有发生上述情況的患者,应立即拨打并医院。
随后3位勇敢面对媒体的经历过生死线的脑卒中患者先后讲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自强精神也深切的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他们用自身的经历告诉了大家及时识别卒中、迅捷分流转诊、及时科学救治卒中的重要性。说的最多的还是感谢,是医院的脑血管病专家们及时的救治和先进的微创介入技术给了他们重获新生的机会。
在媒体问答环节,与会的大河报、大河健康报、河南日报、郑州日报、郑州晚报、河南商报、东方今报、大河网、映像网、郑州电视台等诸多媒体分别提了些群众关切的脑血管病防治问题,李天晓院长系统回答了媒体提出的“如何提高患者及时进院获得溶栓、取栓治疗机会;“如何科学防治脑血管病”,“如何将先进技术下沉,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培训基层医生惠及全省更多人民群众”的诸多问题。在回答卒中预防相关问题时,他指出:吃肉多,吃盐多,“硬菜”多、喝酒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脑卒中的也有一定的关系,但这些都是可控的因素,建议大家应在平时形成健康的饮食、生活方式。
朱良付教授介绍:脑卒中患者救治就是与时间赛跑的过程,越早越好。如果患者能在发病后4.5小时“黄金时间窗”内溶栓,能够在发病后6小时内获得取栓治疗,可大大减少残疾的比例,挽救生命。取栓治疗是应使用可回收支架的机械取栓治疗或使用抽栓导道做吸栓治疗,这是通过介入微创的方法(仅需在大腿根的皮肤上做一个3毫米的小口)将一种新型的取栓支架或抽栓导管送入血管,到达闭塞部位,拉出血栓或吸出血栓,使血管迅速开通,大脑立刻恢复血液供应,风险较低,且预后较好。如果能在发病6小时内到达有资质、医院,通过药物和介入手术进行快速有效地救治,很多患者甚至可以达到完全康复。对发病6小时以上的一些患者,医生借助CT或MRI能鉴别出来那些患者脑部尚有较多的可救脑组织,此类患者在6小时以上开通血管同样可获益。
缩短脑卒中患者抢救时间,不仅仅需要加强患者院前急救意识,医院对于减少院内的延误、提高时间窗内救治率同样至关重要。为了让河南省内脑卒中患者得到高效、优质的救治服务,医院调动各方力量医院软硬件建设,已成为我国首批十五家“国家高级卒中中心”之一,并被国家脑防委授予“医院”的称号。
面对争分夺秒的急性脑卒中救治,医院已打造了“地空网络一体化,溶栓取栓一条龙”的脑卒中抢救绿色通道,将挂号首诊、血液检查、影像科检查、内科用药、多学科会诊、微创介入、外科手术等环节全部打通,大大缩短了院内急救时间,打破了原有分科治疗的壁垒,实现了多学科协作的无缝对接和以“患者为中心”服务理念,不仅可发挥各学科的优势,而且能够提升优势医疗资源的利用率,大幅度地提高临床诊疗质量,医生从“单打独斗”走向“联合作战”,为病人争取更多的救治时间。
此外,为提升院前救治效率,医院在今年7月引进了全国首台“移动卒中单元”(移动CT脑卒中救护车),救护车装备有全球唯一可移动工作CT及相关影像工作站,还拥有现代化的车载急诊生化分析相关设备、信息化系统,将脑医院移到了患者家门口,真正实现卒中诊疗前移。同时,医院还启用了平方米的新建楼顶停机坪,建立了中国紧急救援河南航空救援基地。正是这一快速、高效的“地控一体化”救援网络,保证了脑卒中患者的及时救治,使脑血管病抢救大大“提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zz/13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