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可以治的好吗 http://m.39.net/pf/a_6712021.html
脑卒中
在中国近年已上升为第一位死亡原因,是中老年人的最主要杀手。很多人在发生脑卒中后往往延误治疗时机,重者丧失生命,轻者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造成终生遗憾。脑卒中的早防、早治问题必须引起全民的重视,以尽快减少脑卒中的危害。
1
脑卒中应该做些什么检查?
首先应该做头颅CT,有时候还要做头颅核磁共振(MRI)。尽管是脑卒中,也还要查心脏。并需要检查颈部动脉干,查一查颈部动脉是否有粥样硬化斑块。
还要检查脑底动脉环,也是检查是否有粥样硬化斑块以及通畅程度,担心将来是否易患脑卒中,仍要做一系列检查。
最不能忽视的检查是脑动脉超声,包括颈动脉超声和经颅多普勒(TCD),这两项检查都具有无创伤性且相对价廉的特点。能判断颈动脉干和脑底动脉环是否光滑和通畅,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或管腔不通都是易患脑卒中的信号。
超声查出问题了,再行必要的进一步检查,然后采取更积极的药物甚至手术干预,才能真正达到预防脑卒中的目的。
2
怎样选择治疗药物?
虽然预防和治疗脑卒中的中、西药物种类繁多,但我们认为有效、安全、经济和使用方便的药物才是理想的药物。
例如:缺血性脑卒中伴心房纤颤患者,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考虑具体选用哪种治疗药物。
临床研究证据表明,华法林或阿司匹林均可选用。华法林的效果明显优于阿司匹林,可以首先考虑选择华法林。但使用华法林需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医院没有条件监测INR,则不要选用华法林,而选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
如果有消化道不适或其他禁忌证,不能使用华法林或阿司匹林时,可选用氯吡格雷。如果经济条件限制不能承受氯吡格雷的价格,可选噻氯匹啶,但应特别注意其白细胞降低的问题,应密切监测血象。
以目前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药物治疗为例,推荐常规使用(即多数患者可用)的特异性药物有:阿司匹林75mg~mg/天。
推荐选择性使用的药物有:3小时内静脉使用r-tPA,或6小时内静脉使用尿激酶。根据患者情况及我国国情可考虑酌情选用的有:降纤制剂依达拉奉;某些特定条件下的抗凝药物等;一些中成药,如川芎嗪、舒合香丸、丹参滴丸、银杏叶制剂及其他活血化淤药物等。
不推荐激素、静脉使用尼莫地平及无选择地使用抗凝剂等。
3
脑卒中常见的认识误区
误区一:每年春秋输两次液能预防脑卒中
目前还无科学证明输液预防有效,单靠短期静点起不到预防的效果。只有及时治疗相关疾病(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等)和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才是预防脑卒中的有效措施。
误区二:血压正常或偏低者不会得脑卒中
高血压并不是唯一的危险因素,脑动脉硬化病人由于管腔狭窄等,即使血压正常或偏低同样会得脑卒中。
误区三:血压高时服药、血压正常时就可以停药
这种服药方法是错误的。用药时断时续,不仅造成血压较大幅度的波动,并且加重了动脉硬化。只有坚持服药,平稳降压,才能减少血压大幅波动。
误区四:血压降得越低越好
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血压降得过快、过低,会使人感到头晕、乏力。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90mmHg。对于合并脑血管狭窄的高血压患者,为保持充足的脑部供血,应将血压维持在相对高一些水平上。如果血压降得过低,会使本来处于缺血状态的大脑进一步加重缺血,发生脑梗死。
误区五:脑卒中治愈后不会再复发
脑卒中的特点之一是容易复发,复发率达25%。所有脑卒中治愈后仅仅是临床症状消失,原发病(高血压、糖尿病或动脉硬化等)并未治好,因此,一定要继续治疗原发病,定期复查,警惕和防止复发。
往期热文推荐
1.解决乡村医生养老难题不能再拖了,亟需多部门支持!
2.全省在岗乡村医生养老保险比照村干部执行,3月2日前必须落实
3.村医监测体温敷衍了事被吊证、罚款,背后的问题更值得反思!
4.别让拍照留痕伤了乡村医生的心
5.好消息,基层医疗机构可以恢复正常医疗服务啦!恢复不力将被问责!
6.防控还未结束,公卫和家医签约任务又来,乡村医生哭了!
7.全国大督查开启,基层医疗机构重点查这些内容!
8.村医注意!四月份警惕农村这些常见疾病!
9.不能输液,基层医生要找新出路了!
免责声明
1.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2.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编辑删除!
3.原创授权请联系--或者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zz/14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