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数据显示,根据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测算,中国高血压患病人数为2.7亿,也就是说每5个成年人中至少有1人患高血压。
对了高血压患者来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科学服用降压药物是防控高血压最好的方法。那么,高血压患者该如何科学地服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又该注意哪些问题?
高血压是“无声的杀手”!血压持续升高,会慢慢会损害心、脑、肾等器官。
但在我们身边,不少人对于高血压都存在着诸多误区:有些人认为即使血压高,只要没有头晕、恶心等症状就不需要治疗;也有些人认为,服用降压药后血压降下来就可以自行停药;还有些人认为一次测量血压高,就要马上用药……针对这些问题,小编请教了医学方面的专家为大家进行解答。
误区一:患高血压病,但无头晕、恶心等症状就不需要服药
医生观点:确诊为高血压病,并且高压超过mmHg,或低压超过mmHg就必须坚持服药。如果血压长时间得不到有效控制,将损害人体的多个靶器官,如心脏、大脑、肾脏等,还会损害全身的血管、动脉。伴随高血压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中风、心梗和肾衰,甚至导致猝死。因此,高血压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无声的杀手”。
误区二:血压降下来后,就可以自行停药
医生观点:高血压患者是否停药,必须遵医嘱,不建议擅自停药。首先,高血压是种全身性疾病,不要以为它只伤及心脏,当患了高血压一段时间后,还会对身体的其他器官造成危害,因此千万不要擅自停药,以免带来严重的后果。
有些患者担心,长期服用降压药物会不会有副作用?
医生提示:虽然降压药物说明书上写的副作用很多,但是发生率非常低,绝大多数副作用在患者停药或者换药后都能消除。此外,与高血压对身体带来的损害相比,降压药物的副作用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的。
误区三:一次测量血压高了,就马上用药
医生观点:一次测量血压高并不能诊断就是高血压病。临床上认为高血压是指收缩压≥mmHg,舒张压≥90mmHg。但是仅测量一次高压并不能判定为高血压,需要多次测量,并且是非同日血压,如果三次测量收缩压超过mmHg,舒张压超过90mmHg才能诊断为高血压。
那么,一旦确诊是高血压病,就一定要服药吗?这也需要根据情况而定:
需要用药:高压超过mmHg,或者低压超过mmHg的患者。
暂时不需要用药:高压mmHg以内,低压mmHg以内,并且没有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心血管危险因素也少的患者。这种情况的患者可以先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来降压,如运动、限盐、戒烟等。
误区四:高血压患者想什么时候服药就什么时候服药
医生观点:建议高血压患者在血压节律的最高点进行服药。血压节律是指血压在24小时内呈现节律性的变化,人体血压一般在早晨6点之后会急剧上升,约8-9点达到高峰,这个高峰就是一天中的血压节律最高点,下午4-5点左又出现第二个节律高峰。一般来说,建议在血压节律的高峰服药,能有效控制血压。
但是有部分患者血压并不遵从这个节律,所以对于一些血压控制不好的患者,可以做24小时动态血压检查来了解血压节律,根据血压节律用药降压效果会更好。
温馨提醒:以下五种人要注意监测血压
1-血压高值人群-/85-89mmHg;
2-超重或肥胖;
3-长期高盐膳食;
4-有高血压家族史;
5-年龄>55岁。
居家科学测血压,您要做到:
1-测量前半小时不要做剧烈运动,并且在测量前至少安静休息5-10分钟;
2-在环境安静、室温适宜的条件下测量;
3-测量血压使用到的凳子与桌子的高度要适宜,使得手自然平放在桌面;
4-袖带的松紧度以能伸进一个手指为佳;
5-测量的时候不要说话。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zz/17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