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脑卒中
1.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是指急性起病,由于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致的神经功能缺埙综合症,症状持续时间至少24小时,但仅仅只有几分钟或数小时的症状也应引起高度重视。脑卒中名称很多,如“脑中风”、“脑血管意外”、“脑血管病”。患者糊涂了,我究竟患的是什么病呢?其实,他们诊断的是一个病。由于这个病来势较快,病势险恶,变化多端,犹如自然界的风一样“善行多变”,所以,中医把这类病称为“脑中风”。由于这种病的发生是脑血管意外的出了毛病,发病突然,难以预料,又叫“脑血管意外”。西医把它称为“脑血管病”。
2.预防脑卒中从什么时间开始?
预防脑卒中要从幼年开始。因为,动脉硬化的病理改变从幼年就开始了,并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重,主要与食物中的脂肪含量过高、高糖饮食导致幼年肥胖所致。
高脂血症和肥胖是引起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从幼年开始,适当控制高胆固醇及高糖食品的摄入,多吃水果、蔬菜;养成不偏食、不过量饮食的习惯;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脑卒中发病率为什么居高不下?
错误的观念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最基础的原因。居民生活上存在误区,如膳食、运动、嗜好等方面。另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都可以诱发,这些慢性非传染性急病有统称为生活行为方式病。它涉及日常卫生活得方方面面,对人们的健康影响重大。同时它的普遍性和习以为常,许多人并不觉得生活行为方式对健康的影响有多重要。所以,错误的观念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了“隐形杀手”。另外,某些器质性病变如心脏卵圆孔未闭、房颤,也可诱发。
4.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以预防脑卒中?
生活饮食习惯与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如高盐高脂饮食、吸烟、饮酒、缺乏体育锻炼等都是引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要以“健康四大基石”为主要内容,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应注意以下四点:
1.高血压患者,注意控制血压、坚持服药
2.高胆固醇患者、控制饮食、调脂药物
3.糖尿病患者和高危人群,积极防治糖尿病
4.房颤或其他心脏疾病者,积极就医。
日常生活行为要注意一下10点:
1.饮食要清淡
2.适度体力活动,不要超量运动
3.克服不良嗜好,如戒烟、限酒、久坐等
4.防止过度劳累、用力过猛
5.老年人注意体位、便秘
6.注意气候变化
7.每天饮水要充足
8.看电视、上网等不要太久
9.保持情绪平稳
10.定期健康查体。
5.如何通过改善饮食来预防脑卒中?
我国居民的饮食习惯与西方人差别较大。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饮食习惯发生较大变化。高盐可使血压升高并促进动脉硬化形成,是引范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我国国民每天吃肉食的比例明显上升,特别是动物脂肪的摄入增长较快,远高于西方人,医患高脂血症。有研究显示,平时吃水果和蔬菜较多的人患脑卒中的几率较少,每天进食可可使危险降低6%。
《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南》建议:限制食盐摄入量8g每天,胆固醇的摄入量每天应mg;提倡多吃蔬菜、水果、谷类、牛奶、鱼、豆类、禽和瘦肉等,是能量的摄入和需要达到平衡。改变不合理的膳食习惯,通过吃谷类和鱼类(含不饱和脂肪酸)、蔬菜、豆类和坚果以减少饱和脂肪酸的入量。
责任编辑:王伟张琳琳
投稿邮箱:
qq.
北京白癜风治疗哪家医院好北京治疗严重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zz/6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