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世界卒中日
年,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的第5届世界卒中大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神经病学专家代表发表一份宣言,呼吁设立"世界卒中日"。这份宣言将提交世界卫生组织。后将每年的10月29日定为世界卒中日。
世界卒中日标志
宣言指出:卒中已成为世界人口的第二大死因,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
脑卒中(又被称为脑血管疾病,脑中风)是一个重要的医疗问题。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点,是导致死亡和严重长期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我国目前约有万脑卒中患者,脑卒中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高居世界首位,大约每年新发脑卒中约万人,其中70%~80%脑卒中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残疾。每年用于脑卒中的费用大约为亿人民币,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太极拳与脑卒中
目前运动疗法是脑卒中康复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而在众多运动疗法中,太极拳就是一种科学有效、易于开展的康复方法和手段。之前的文章《有病乱投医,不如投太极:研究辅证偏瘫患者的话》已经通过多项研究证实,太极拳应用于脑卒中康复具有良好的基础和坚实的临床疗效。
同时,太极拳不仅可以丰富脑卒中临床治疗方法和手段,还可以为脑卒中患者提供费用低廉、科学系统的家庭、社区康复方法,促进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进程。
今天我们将进一步介绍太极拳与脑卒中患者康复的诸多相合之处,大家由此可以更加明白太极拳干预脑卒中患者康复的主要作用和原理。
太极拳是不同于一般有氧运动的身心运动。其动作连贯圆活、柔缓均匀,配合深沉而均匀的呼吸,提高血管运动神经的稳定性及血管平滑肌弹性度,降低血压,从而降低脑卒中发病率。
从能量供应角度来看,太极拳可促使毛细血管网开放,对提高酶的活性、改善机体物质代谢起到促进作用,肌肉和脂肪组织的脂蛋白酶活性提高即可改善脂肪代谢,对预防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病变意义重大。所以经常参加太极拳运动可以使心脏徐缓有力,有效地提高心血管系统的工作能力。据报道,长期运动可以使冠心病、2型糖尿病、脑卒中的发病风险降低20%~0%,而太极拳运动更可以调节血压、降低血糖,进而减少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的发生。
太极拳运动被视为一种再学习或再训练的方式,也具备运动再学习所具有的主动性与针对性等特点。运动想象疗法的运动意念与太极拳“意之所至,气即至焉,日日灌输,周流全身,无时停滞”,使遍体肌肉、神经得到充分营养而产生积极有益的健身效果的原理一致。两种治疗方法都是通过调动思维活动来促发人体的相应调节机制来促使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因而二者的结合运用可以对脑卒中患者产生较好的临床疗效。
脑卒中太极康复机理
太极拳在多个方面都能够为脑卒中患者康复提供参照。例如:
太极拳的习练过程中强调身心放松,这与脑卒中康复的“松”“静”理论相合;
太极拳要求习练者意念集中、意气相合,这与脑卒中康复要求“有意注意”自身动作的宗旨一致;
太极拳强调以腰为轴的整体运动,而脑卒中康复过程同样重视腰背和躯干肌肉的整体锻炼;
太极拳强调以柔克刚,而脑卒中患者联带运动期的康复过程中尤其注重催僵化柔的手法应用;
太极拳中的静态桩功动作,与脑卒中康复过程中的立位平衡和患侧负重锻炼动作有不谋而合之处;
太极拳的画弧圆转与螺旋进退与脑卒中康复训练PNF中的对角线运动模式相似;
太极拳“立身中正”的技术要领,相当于脑卒中康复治疗中主动或被动的立位平衡训练;
太极拳锻炼中“眼法”运用,符合脑卒中康复训练中“视觉控制”的基本技巧:
…………
此外,太极拳锻炼对脑卒中患者康复过程中血压、平衡能力以及精神状态的调节作用都已经得到临床证实。
最后,虽然一些运动疗法的效果,如强制性诱导运动疗法、虚拟现实技术、机器人辅助运动干预技术、脑机接口辅助运动干预技术等运动疗法也有很好的效果,但它们要么成本偏高,要么不易于开展,而练太极拳则既经济实惠,又易于开展。因此,综合起来看,太极拳无疑是脑卒中患者康复的最佳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1、潘虹等.太极拳运动想象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健康之路》,(8)2、黄友德,刘静.太极拳运动应用于脑卒中运动治疗的研究进展.《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4(4):27-2
、杨慧馨.太极拳在脑卒中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
4、张勇,邹忆怀,李宗衡.太极拳应用于中风病康复的研究进展与思路探讨.《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7):-88
5、黄毛毛,穆卫强,郑国华.太极拳对脑卒中危险因素影响的研究进展.《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4(1)
太极疗订阅号鍖椾含閭i噷鐪嬬櫧鐧滈濂?鍖椾含涓鍖婚櫌閮芥槸鍋囩殑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zz/9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