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目前,脑卒中已成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70%~80%的脑卒中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和运动功能障碍。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步行功能障碍,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因此,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恢复显得尤为重要。
脑卒中患者由于高位中枢受损,导致低位中枢的活动失去功能控制,引起肌肉紧张反射亢进及肌群间相互协调功能丧失,平衡反应减弱,无法维持正常姿势控制和重心的合理分布,出现平衡功能、运动功能、步行能力等障碍。
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肌力与其步行能力有密切关系,所以在临床实践中对患侧肢体进行肌力训练越来越被重视,神经发育疗法和运动再学习、作业疗法等均能很好改善患者的平衡功能和躯干肌力。各种康复训练器材的出现为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有相关研究报道,全身功能康复训练系统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平衡能力,研究结果显示:配合全身功能康复训练系统机器训练8周后,其各项评分均较传统康复训练效果显著提高,提示全身功能康复训练系统能显著改善偏瘫患者的步行能力。
近年来,对大脑功能的重组和可塑性在脑卒中后研究获得了重大的进展,相关研究表明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治疗效果存在独立的剂量依赖关系。有相关研究认为强度和任务具体性是有效训练方案重要组成元素,高强度、重复的康复治疗能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提高患者的ADL能力。有文献报道,通过双侧肢体的协调匹配效应,同时使用健侧肢体,可以促进患肢功能的恢复.全身功能康复训练系统进行训练时,双侧肢体同时进行交替协调运动,早期通过健侧带动患侧,对患侧肢体的运动恢复具有促进作用,后期可用患侧主动的带动健侧训练,可强化患侧能力训练。
全身功能康复训练系统功能特点:
·填补零肌力神经康复主动运动的空白,帮助0~2级肌力偏瘫患者早期进人康复训练,健侧带动患侧,一肢可带动三肢;
·主动运动,可加快本体感觉的恢复,并且不会引起痉挛,提高患者的躯干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提高核心肌群能力;
·功能性模拟训练,上肢能伸,下肢能踏,可有效的改善和维持各关节的活动度;
·协调性训练:患者躯干稳定性增强,患者可逐步完成床上及轮椅转移和独立站起坐下,大大提高患者的ADL能力,增强患者的康复信心。有研究者认为,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恢复主要发生在病后的6个月内。
在脑卒中恢复期通过偏瘫侧肢体的强化和任务导向训练具有极其重大的康复意义,尽管常规的康复训练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步行能力,若同时行全身功能康复训练系统配合常规的康复治疗能更好的促进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步行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搜集整理:朱姚聪
声明
文章均来自网络,版权当属原作者,若有侵犯,请及时联系我们;君德医疗搜集整理,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鍖椾含涓鍖婚櫌楠椾汉鐧界櫆椋庡甫鐨勪腑鑽獙鏂?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zz/9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