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全球卒中疾病负担分析提示,我国仍属于全球卒中高发国家,40岁以上罹患脑卒中的人群高达万人,且卒中是年中国前三位致死疾病之一。高血压和房颤皆为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Framingham研究显示,高血压和房颤皆会增加卒中风险(分别增加3.4倍和4.8倍)。因此,本次天坛会特别举办卫星会“晨胜追击房患未然”——脑卒中的多重危险因素控制研讨会,邀请多名心脑血管专家与您面对面交流分享临床经验,从高血压和房颤两个方面共话卒中的防治。
控制晨峰血压,改善卒中预后
我们知道,卒中患者的死亡风险和复发风险较高。荟萃分析表明,卒中患者的1年和5年累积复发率分别为11.1%和26.4%,10年累积复发率更是高达39.2%,致使卒中患者长期处于复发风险当中。既然高血压是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那么降压治疗是否有助于卒中预防?事实上,两项荟萃分析表明:收缩压下降2mmHg,卒中死亡率下降10%;收缩压下降5.1mmHg,卒中再发风险下降22%。
因此,既往国内外指南均强调卒中患者应积极降压治疗。年AHA/ASA最新发布的指南中更对降压治疗时机及目标值做出明确推荐。针对起始降压治疗时机,指南推荐:既往未接受降压治疗的高血压患者,数日内启动降压治疗;既往接受降压治疗的患者,数日内恢复降压治疗。针对降压治疗目标值,指南推荐:一般认为应将血压控制在/90mmHg。
精确到一天中的时间点,德国一项前瞻性卒中注册研究发现,清晨时段(6-12a.m.)是卒中的高发时段,因此控制晨峰血压对卒中预防尤为重要。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亦提出,应尽可能使用给药1次/天而有持续24小时降压作用的长效药物,以有效控制夜间血压与晨峰血压,更有效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
替米沙坦平稳持久降压,是唯一血浆半衰期长达24小时的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可有效控制晨峰血压,并能提供更多心脑血管保护。多项大型研究显示,替米沙坦有效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年,基于ONTARGET研究的结果,替米沙坦在中国获批卒中/TIA的新适应症,是在中国唯一获批高血压及卒中/TIA二级预防适应症的ARB。理论依据和充足的循证研究均证实,替米沙坦是卒中伴高血压患者的优选降压方案。
达比加群酯:亚洲房颤患者抗凝卓越之选
年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房颤患者逾万,且日趋增加。房颤所致卒中有其特殊性,有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因此,房颤所致卒中,尤其缺血性卒中,危害更大,应予以积极预防,防止其发生。
那么如何预防房颤卒中?研究发现,经剂量调整的华法林较安慰剂可显著降低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达64%,证明抗凝治疗是房颤卒中预防的重要措施。但华法林治疗窗窄,需要剂量调整和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才能实现房颤患者获益。其药代和药效动力学易受其他药物和食物影响,导致患者的INR很难维持在目标范围内。我国房颤患者的INR控制达标率仅有36%。
在这一背景下,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应时而生。ESC房颤管理指南更新版指出,达比加群酯等NOAC较维生素K拮抗剂带来更好的疗效、安全性和便利性,因此,对大多数房颤患者应考虑给予NOAC。与控制良好的华法林相比,达比加群酯显著降低卒中或全身性栓塞风险达35%,是目前唯一降低缺血性卒中风险的NOAC。在亚洲人群中,达比加群酯既可显著降低卒中和全身性栓塞风险达55%,且不增加心梗风险;亦可显著降低颅内出血风险高达60%,大出血风险43%,且不增加胃肠道出血风险。达比加群酯被指南推荐用于房颤患者的不同抗凝治疗方案,包括长期抗凝治疗、复律期间的抗凝治疗和消融围手术期的抗凝治疗,贯穿了房颤患者的各个阶段,是预防房颤卒中的有力武器!
白癜风发病原因有哪些北京治白癜风花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jc/1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