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的著名专家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20/5474680.html
脑卒中患者经常伴随有肌肉力量减退、一侧上下肢活动障碍、平衡能力下降、步行能力下降等问题。随着对脑卒中康复的认识逐渐加深,大家都慢慢了解到:脑卒中患者需要尽快进行康复治疗。
确实,早期康复是一种有效的恢复训练,而且越早进行康复,功能恢复越好。相信大家在进行脑卒中康复过程中,一定会问的一个问题是:医生,我到底什么时候能够走路啊?
其实我们作为康复工作者,当然是希望患者越早能够走路越好,因为长期卧床或者坐轮椅的患者重新开始尝试站立、进行活动时,会出现恐高感或有跌倒的恐惧。另外,长时间的卧位或坐位,分别会导致患者躯干力量减弱,以及加重患者全身的屈曲异常模式,使以后在站立时对抗重力或躯干摆动更为困难。但是,这些担忧也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立刻让患者进行步行训练。
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些家属为了帮助脑卒中患者尽早能“走”,采取了以下一些做法:几个家属在走廊里“扛着”患者,拖拽着患者向前;或者患者扶着栏杆,家属拿绳子绑着患者患侧腿拉着向前迈步。
错误示范
这种做法对患者的步行不仅没有帮助,反而会加大患者后期步行难度,导致错误的步行模式。而这种模式一旦形成,纠正就十分困难。所以步行的训练也不能过于心急。
其实,所有康复工作者都难以决定患者何时开始步行,因为这个问题始终是个体化的:既要考虑到患者的躯干控制能力、下肢肌力、平衡能力,也要避免失败的尝试和不利的影响。这一系列因素都在告诉我们:步行的训练应该循序渐进,而非简单粗暴或者刻板重复。当然,我们也有一些有用的标准来帮助我们判断患者是否可以开始步行:
(1)患者可以双腿站立。能够保持10分钟以上的双脚站立是练习步行的基础。
正常站姿
(2)患者在早期尝试步行时,治疗师或家属不需要帮助患者患腿伸直支撑或被动地移动患侧腿迈步。
(3)患者能用患腿负重,即患者可以在患腿支撑时,健腿向前进行迈步,不出现因患腿无力支撑重力而跌倒。这时要注意:患腿负重时有没有出现膝持续过伸和足跖屈。倘若有,那么在重复进行步行学习过程中,这种异常运动模式会逐渐固定,并在以后难以改变,就像一段计算机代码被逐渐编写到大脑中,变成一种固定程序很难更改。这时我们更多地应该训练患侧腿选择性地屈伸,而非依赖过伸。
(4)在尝试性迈步时,患者能把重心转移到健腿上,并用偏瘫腿迈步,躯干不发生大的倾斜或扭转。明显表现为患者可以在健腿支撑时,患腿迈上一个较矮的台阶(5cm以下)。
(5)在拐杖或助行器适当辅助下,患者能以相对正常的模式行走,没有明显的肢体痉挛或躯干抖动。
最后,如果患者每次尝试行走都感到恐慌,尽管患者功能水平较好,也不应该强迫他继续进行,更不能指责他缺乏勇气,这可能是患者感知觉障碍或其他特殊性问题导致的。
综上所述,患者的步行时机需要进行多重考量,不能操之过急,如果患者能力尚不足以进行步行训练,还是先打好基础,在治疗师指导下加强肌力及平衡训练,从而避免如异常步态、关节损伤或摔倒等不良情况的发生。
参考书籍:《循序渐进:偏瘫患者的全面康复治疗》(第2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jc/16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