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又要来到啦!寒冷的冬天是心脑血管病高发季节;特别是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老年朋友,一不留神,脑卒中、心肌梗死等急症就会“登门造访”;有些老年朋友“早晨突然感觉天旋地转,然后就摔在床上”、“走着走着,发觉眼前发黑,看东西变重影,不敢动弹”、“舌头、嘴唇发麻口词不清”您要是出现了上述症状很可能是大脑出现了问题,如果不幸发生了脑卒中该如何正确处置呢?让医院神经外科刘爱华主任医师怎样说的。
脑卒中又称“脑中风”,是一种严重威胁人们生命的急性脑血管病,是由于脑血管突然发生破裂出血或堵塞造成大脑缺血、缺氧而引起。临床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出血性卒中,包括临床上诊断的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缺血性卒中临床常用的诊断分类名词较多,包括脑梗死、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
如是脑出血,患者会突感头痛剧烈,并伴有脖子僵硬、呕吐;如果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会出现口眼歪斜、流口水、说话不利索等症状,或一侧胳膊、腿脚麻木无力,看东西重影,走路跑偏,站不住突然晕倒等症状。当出现上述脑卒中症状时,刘主任强调:一定要先拨打急救电话,或医院进行治疗。千万不要擅自处理。并且指出下面的“错误操作”会要命!
错误操作一、擅自用药。发生卒中时,有的患者家属情急之下往往凭直觉吃药,却忽视了是出血还是缺血。如是脑出血,病人吃两片抗血小板的药物更加速出血,造成灾难性后果。如病人已发生昏迷,吃药还会造成窒息。正确的做法是,什么药都不要吃,医院,交给医生处理。
错误操作二、手指刺针放血。“中风放血救命法”曾在网上流传甚广,说是“若身边的人突然中风,只要赶快用针给十指放血,患者就能苏醒”。可您知道吗?如果这是一个需要静脉溶栓的患者,手指被刺破放血的情况下,根本无法静脉输入溶栓的药物,因为一旦输入就会造成致命性出血。另一方面,贸然放血还会导致血压突降,加速脑细胞死亡,并增加患者感染风险。
错误操作三、定期输液防卒中。目前尚无科学研究证明输液对预防脑卒中有效。如果没有脑卒中相应症状,单靠短期一二种药物是不能起到预防作用的。
错误操作四、吃药预防二次复发。脑卒中是一个复发率很高的疾病,不能完全寄希望于用药,而应及时查明发病原因,并加以控制,才能有效预防二次复发。
错误操作五、年轻人不用防卒中。实际上,脑卒中在年轻人中的发病率近年来在逐渐增加。肥胖、熬夜、不分昼夜地看手机等、恰恰是年轻人最容易出现的危险因素。另外,有些小孩患有先天性脑血管畸形,也可以出现类似症状。
刘主任教给我们四招预防脑卒中它们是:
⑴、有心脑血管病史的老年人,一定要注意保暖,别着凉。因天气寒冷会使血管收缩,血管狭窄再收缩就会出问题。
⑵、控制好血压。经常测血压,在医生的帮助下调整用药量,避免血压反复搏动。
⑶、多吃蔬菜水果。中国人卒中高发的原因之一,就是蔬菜水果吃得少。
⑷、适当运动。有些人一到冬天不爱运动。殊不知,不运动也是脑卒中高发的一个原因。对此,刘主任建议,老年人尽量在天气缓和时出去做运动。有规律运动,是预防脑卒中的重要手段。
(注:脑卒中最怕“错误操作”原文刊登在《中国老年报》-12-5第四版作者:郭萍沈婕图片来自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wh/13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