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就医养结合工作进展成效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医院、河北省邢台市政府及四川医院相关负责人出席并答记者问。
据悉,医养结合作为重要内容,已被纳入《健康中国规划纲要》、《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等重要规划,并写入了《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
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介绍,截至去年年底,全国共有两证齐全的医养结合机构家,比年年底增加了59.4%,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建立签约合作关系的有7.2万对,是年底的6.1倍。两证齐全的医养结合机构床位数达到.5万张,超过90%的养老机构都能够以不同形式为入住的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Q1
国家卫生健康委在为居家和社区老年人
提供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方面,开展了
哪些工作?
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司长
王海东:
这几年我们主要围绕几个方面开展医养结合服务,一是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每年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和健康体检,是免费服务。年,我们又将医养结合服务纳入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当中。
二是把老年人作为重点人群,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先满足老年人的需求。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我们努力做到慢病有管理、疾病早发现、小病能处理、大病易转诊,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的医疗和健康服务。
三是针对老年人迫切需要的上门医疗服务,我们最近刚刚印发了加强老年人居家医疗服务工作的通知,就是规范发展这方面的服务,提供上门巡诊、家庭病床、护理等老年人迫切需要的服务,特别是满足失能、重病、高龄的老年人的刚性需求。
四是我们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特别是基层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养老服务,增设养老床位,这是最接地气的,能够提高老年人的医养结合服务可及性。
同时我们大力支持社会办医养结合机构,为老年人居家养老提供延伸的医养结合服务,这方面医保也给予了很多支持。
Q2
老龄健康医养结合远程协同服务平台已
经运行超过半年了,请问这半年多来开
展了哪些具体工作?对于基层老年人来
说带来了哪些健康福利?
医院副院长
崔勇:
这个平台的搭建速度非常快,医院和老龄司医院开了启动会,开展了大量工作。
到目前为止,全国有家医养结合机构已经成为了这个平台的第一批试点机构,各地医疗机构都踊跃报名加入。我们组织了8个学科的专家开展了远程会诊和远程门诊,同时开展了各种医务人员的培训十多期。去年10月份我们平台还专门开展了“情暖重阳”系列活动,面向试点机构中的21家单位,39例重症患者,包括呼吸、神内、心血管等专科病例开展远程义诊,取得了很好的作用。同时对偏瘫、帕金森病等典型病例进行线下康复指导和线上同步直播,并向所有试点单位进行推送,观看人数每期都超过1万多人。此外,我们还开展了关于肿瘤、脑卒中的专题线上科普活动,每期在线观看超过2千人。
事实证明,医养结合远程协同服务平台确实能够有助于医养结合机构,特别是基层70%的社会办的养老机构,节约看病的时间成本,提高就医效果,也让老年人感受到了现代技术带来的便利和关爱。医院医院为医养结合机构起到的“赋能”作用。
下一步,根据卫健委老龄司的工作安排,我们将在年底之前延伸拓展更多试点单位,并借助国医院医院资质,不断推动新技术落地,包括5G医疗、远程超声可视化针刀技术、远程呼吸听诊技术,以及基于皮肤影像的皮肤肿瘤早期筛查技术,这些技术都应用于平台,供更多的医养结合机构使用。为医养结合机构里面的老人提供更好的帮助,为各个基层机构更好“赋能”。
Q3
山东在破解居家服务的难题上有哪些做
法和经验和大家分享?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吴向东:
一是建立了服务片区、信息库和专业队伍。在服务片区规划上,城区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中心,打造15分钟的医疗服务圈;在镇街以管区为中心,实现了医疗服务半径不超过2公里。在失能、半失能老年人信息库的建立上,为居家医养服务的对象建立台账、精准服务。在服务队伍组建上,选派有经验的人员为居家医养专职医生,成立了医养结合服务团队,提供巡诊服务。
二是破解居家医养服务的堵点和难点问题,比如,在医保报销方面,推行家庭病床制度,对符合家庭病床条件的老人,不收取床位费,其他医疗费用按住院标准予以结算,并将居家医养服务纳入长期护理保险范围。在运行保障方面,曲阜市每年列支专项经费50万元,作为居家医养专项基金。镇街全部设立夕阳红基金,医保报销后进行二次报销。同时,为解决用人不足的问题,开展居家医养服务的医护人员,薪资报酬不低于本单位同等条件医护人员水平。在确保医疗安全方面,制定了申请、评估、管理、终止四个工作流程,为居家医养医护人员购买了医疗责任险,签订服务协议书,并且由护士和家属全程陪同。
Q4
针对农村老年人的医养结合工作,邢台
有哪些举措?
河北省邢台市副市长
邓素雪:
从年以来,我市就开始探索医养结合工作,我们主要是通过三种方式来推进农村的医养结合工作。
一是推行医中有养,我们将乡村的养老机构、幸福院和乡村医疗机构建在一起、连接在一起,用乡村医疗机构直接为乡村的养老机构提供医疗服务。
二是养中有医。在养老机构设置卫生室和护理站,派驻医护人员,提供医疗服务,推行养中有医。
三是失能有保。年我们在全市推行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目前有万人参保,报销比例在65%左右,定点服务机构个。
通过这三种措施,使农村老人既解决了养的问题,又解决了医的问题,同时减轻了失能、半失能家庭的负担。目前,我们共有个养老机构和个医疗机构实行了医养一体、两院融合的发展模式。长期护理险实施以来,我们共有人次享受了这个待遇,并且明显提高了医养机构的入住率,有的医养机构做到了一床难求,使农村的老人有了更多的获得感。
Q5
医院医院
是如何想到要发展医养结合的?
四川医院党委书记
陈芍:
医院的前身是建立于年的干部疗养院,在年的医院的牌子后开始面向社会收治老年慢性病患者。
在老龄化社会的背景下,我们调研发现,有不少因病失能的老医院住不进去、养老机构又缺乏医疗,而自己的家庭对他的照护又难以持续的难题。面对这样的老人的难题,医院自己的环境优势和专业的医疗优势,我院在植物园旁边,自年起开始针对失能或者半失能老年病人的医护康养一体化的新型医疗服务模式。这种模式一经推出,医院当时的张床位迅速供不应求,取得非常好的社会效应。
年,这样的模式获得了医院改革的创新提名奖。到年,医院床位增加到了张,但仍然不能满足老人的需求。到了年,我们正式更名为医院,因为我们多年在老年的医疗、健康管理、照护、临终关怀和相关培训上的探索取得了成效,成为了成都市的老年服务中心。
文:本刊实习记者王依依制作:中小卫1号审核:孔令敏张士国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wh/15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