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被称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俗称“中风”,是一个具有高患病率、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四高”疾病,不仅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而且患者得病后的治疗往往是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效果仍难以令人满意。
世界卒中组织将每年的10月29日定为“世界卒中日”,根据近年在全国开展的大样本流行病调查研究估算,脑卒中在我国的发病率以每年8%—9%的速度递增,每年我国新发病例达万人,更为严峻的是,脑卒中在我国中青年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65岁以下首次发生脑卒中的比例占到近50%。
案例回放
小中风后容易再复发
患者需重视
脑卒中是由于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综合征,是引起中老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脑卒中可分为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两大类,前者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者则包括脑梗
死、脑栓塞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卒中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饮酒、肥胖等。大规模的临床试验证实早期干预明显降低病死率并改善预后。
广州76岁的李先生是一名“中风”患者,虽然抢救及时,挽回了生命,但是却留下了卧床不起、失语、老年痴呆的后遗症,其实早在20年前,李先生就有过“小中风”的征兆,其间一直反复,但由于恢复很快,并没有
太在意,导致病情持续恶化。据其主治医生介绍:“70%—80%的脑卒中患者都有过‘小中风’症状,而一旦发生小中风,患者容易再复发,而患者每复发一次,病情便会加重一点,甚至死亡。”
脑卒中的急症特点
“从多年的救护经验总结,多数的脑卒中患者应该曾经有过发作史,我们可以从救护过程中询问获知。另外,下述这些症状有助于我们判断患者病情。”贵州省红十字会救护培训指导中心的专家说道。
1、肢体麻木
突发一侧面部或上下肢麻木,严重者可伴有肢体乏力、步态不稳和摔倒。
2、运动和语言障碍
常有一侧肢体偏瘫,伴有吐字不清或不能言语。
3、意识障碍
轻者烦躁不安、意识模糊,严重者可呈昏迷状态。
4、头痛、呕吐
头痛和呕吐多发生在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头痛剧烈程度与病情及疾病种类有关,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痛最为剧烈,常伴有喷射性呕吐。
5、瞳孔表现有差异
根据病灶的不同,瞳孔表现可有差异,如瞳孔不等大,则要考虑为脑疝(当颅腔内某一分腔有占位性病变时,该分腔的压力比邻近分腔的压力高,脑组织从高压区向低压区移位,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综合征,称为脑疝)。
现场急救时怎么做
救护专家说,遇到脑卒中急症发作时,患者医院,否则会有生命危险。
首先救护者要能够识别脑卒中的早期迹象,及时呼救紧急医疗服务;对于有脑卒中症状的患者要安置在一个舒适的位置(半卧或前倾位),要求患者不要活动,如出现呕吐应将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或气道堵塞;尽量减少对患者不必要的搬动,保持通风,如有条件可给予患者吸氧;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尤其是意识
和呼吸,如出现心跳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暂时禁止患者进食及进水;同时拨打急救电话,医院诊治。
急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救护专家特别提醒大家,根据以下警告信号,可以很容易确认脑卒中:如面部、手臂或腿部,尤其身体一侧突然麻木或无力;头痛伴呕吐;突然意识错乱或说话、理解困难;突发单眼或双眼视物困难;突发行走困难、眩晕、失去平衡或协调能力;突发无原因严重头痛。
“早期识别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很重要,可以做到早期治疗,减少脑卒中风险;倒地的患者,注意是否出现外伤等;搬运患者时应平稳,尽量避免震动,尤其是脑出血者,以免病情加重。”救护专家说道。
在这里,救护专家根据多年的救护经验,把脑卒中急救时最重要的行动总结为下面这句话:识别脑卒中征兆;注意开始发作时间;快速寻求专家帮助;意识不清、抽搐、癫痫可能是脑卒中的并发症。
另外,救护专家告诉广大市民,脑卒中完全可以预防,但老龄化、活动过少、吸烟和快餐等加速了脑卒中的日益流行。因此,专家指出,预防是最值得大家去做的,尤其是需要鼓励健康的生活方式,使用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中的有效药物,遏制未经证实、高花费的或错误的做法,通过公共词汇、核心教程、在线资料、远程教育和临床观摩学习来全面教育健康职业者。要建立跨学科的脑卒中医疗和康复团队,尤其是建立简单、综合的脑卒中单元,满足脑卒中患者的需要。
北京白癜风医院有哪些那个好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专业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wh/5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