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俗称“中风”,是由向大脑输送血液的血管疾病引起的一种急性疾病。脑中卒病发48小时后,在生命体征平稳的前提下,有效的干预可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
脑卒中康复干预是什么?
说到脑卒中的康复干预,大家一定想到的是活动肢体,因为脑卒中最直观的变化就是一半的身体不能动了。
实际上,脑卒中除了一半的身体不能运动,还可能存在感觉障碍、吞咽障碍、言语不能或言语不清、理解能力下降、大小便功能障碍、焦虑、抑郁、骨质疏松、下肢深静脉血栓、感染等问题。为了应对这些问题,要掌握科学方法进行运动训练,且宜早不宜迟。
脑卒中病发后如何康复干预?
医院神经外科专家指出,首先,脑卒中偏瘫后康复干预要先从“躺”开始!
由于偏瘫一侧失去神经支配,肌肉萎缩,导致肩胛骨后撤和下降,因此,平卧时在偏瘫一侧肩胛骨下方垫一块柔软的、适中的毛巾,防止肩胛骨后撤和下降。同样,骨盆发生后倾,偏瘫侧骨盆外下方也需要垫一块毛巾,以防止骨盆的位置变化。下肢常常会外展外旋,因此在偏瘫一侧下肢旁需要垫一块毛巾,以防止下肢的外展外旋。
第二,要帮助患者做“被动”运动。
若病人不能主动活动,应尽早让家人、医生或护士帮忙进行关节被动活动。应活动到每个关节,但不必做关节的全范围运动。
1.活动顺序为从近端关节到远端关节,每日2次~3次,每次每个关节活动3次~5次,每次5分钟以上,各关节被动活动训练,有利于维持正常关节活动度,有助于偏瘫肢体主动活动恢复。2.在进行训练时,手法应在无痛范围内进行,以免造成软组织损伤。3.由于患者可能出现偏瘫侧的感觉障碍,在被动活动肩关节时关节活动不应超过屈曲90度,以防肩部软组织损伤产生肩痛。帮助患者进行有效活动,可以防止关节肿胀和僵硬,促进偏瘫侧肢体主动活动的早日出现。
脑卒中患者卧床期间如何运动?
医院神经外科专家强调,脑卒中患者在卧床期间也不能“偷懒”不运动!
脑卒中患者运动康复三妙招
01
握手上举运动
双手交叉,偏瘫侧手拇指置于健侧拇指掌指关节之上,在健侧上肢的帮助下,做双上肢伸肘,肩关节前屈、上举运动(注意肩胛带的运动)。
2
翻身
向偏瘫侧翻身呈偏瘫侧卧,双手交叉、伸肘、肩前屈90度,健侧下肢屈髋屈膝,脚踩在床面上,头转向偏瘫侧,健侧上肢带动偏瘫侧上肢向偏瘫侧转动,并带动躯干向偏瘫侧转,同时健侧足踏在床面使得骨盆和下肢转向偏瘫侧;向健侧翻身呈健侧卧位,动作要领同前,只是偏瘫侧下肢的起始位需要他人帮助,健侧卧的肢体摆放同前。
3
桥式运动
仰卧位,上肢放于体侧,双下肢屈髋屈膝,脚平踏于床面,伸髋使臀部抬离床面,维持以姿势并酌情持续5秒~10秒。
需要提醒脑卒中患者及家属的是,卧床活动以后,还要时常坐起来,进行坐位活动。可先将床摇起,逐步适应体位的变化,然后过渡到床边坐位活动,同时训练其坐位平衡。
医院神经外科
北京治白癜风的哪家医院最好北京专业治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yf/11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