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中国卒中杂志,,13(6):-
作者:何俐
在我国,卒中已超过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成为第一致死病因,并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与生活质量。卒中的一级预防是指预防首次卒中,即对有卒中倾向、尚无卒中病史的个体,通过早期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控制危险因素,以达到减少卒中发生的目的。目前,76%以上的卒中为首次发作,所以有效的一级预防对于降低卒中的发病尤其重要。美国心脏学会/美国卒中学会(AmericanHeartAssociation/AmericanStrokeAssociation,AHA/ASA)在年更新了卒中一级预防指南,年我国也发布中国卒中一级预防指南更新。备受瞩目的是,AHA和美国心脏病学会(AmericanCollegeofCardiology,ACC)于年11月15日发布了高血压指南,重新定义了高血压诊断标准并下调了干预时机,反响巨大。本专题将对卒中一级预防临床实践研究结果、用药指征及相关指南进行探讨与解读,为临床卒中一级预防规范治疗实践提供参考。
1卒中风险评估
1.1明确卒中危险因素卒中一级预防的关键是控制危险因素,卒中危险因素包括可控和不可控危险因素,重要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房颤动与其他心脏病及无症状颈动脉狭窄等。
此外,静止性脑梗死(silentbraininfarction,SBI)、脑白质高信号和微出血灶被认为与卒中发生相关,可能是潜在的危险因素。近期发表在Stroke杂志的一篇荟萃分析结果显示,SBI存在于约20%的老年人群,卒中风险增加2倍,有助于预测和识别再卒中的发生。也有研究指出应对存在无症状性脑梗死、白质高信号或微出血灶患者进行卒中一级预防。但目前尚没有针对性的随机对照研究,指南也没有推荐规范的治疗措施,且筛查成本较高,因此尚需更多研究来评估预防或治疗,暂时不推荐作为常规筛查项目。
1.2使用卒中风险评估工具一级预防应使用风险评估工具对患者进行首次卒中风险评估,其意义在于在做好一级预防的同时,须提醒临床医生及患者药物预防可能存在的风险,治疗决策的制定需要考虑整体风险,而不能泛化使用药物进行卒中一级预防。以阿司匹林为例,在降低卒中风险的同时,其消化道出血等副作用也越来越受到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yf/13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