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利用年度全国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与干预项目数据库数据,探讨我国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残疾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科学防控脑卒中后残疾提供理论依据。对象与方法1.1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医院复筛确诊为脑卒中;(2)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已利用Rankin修订量表(MRS)评分完整评测残疾情况。排除标准:(1)脑卒中类型信息不完整;(2)残疾情况未知。1.2数据来源与研究对象年7-10月,利用年度全国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与干预项目数据库数据,选取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例,女例;年龄40~97岁,平均年龄(65.2±9.5)岁。1.3信息收集收集项目数据库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MRS评分与患者信息。以MRS评分定义患者残疾情况,总分5分,评分越高表明残疾程度越重,以2~5分为残疾。患者信息包括:(1)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城乡来源;(2)既往病史: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房颤动;(3)生活方式:吸烟率、饮酒率;(4)脑卒中家族史情况。结果2.1基本情况例患者中残疾者例,残疾率为16.23%。其中MRS评分0分例(33.34%),1分例(50.43%),2分例(10.35%),3分例(4.29%),4分例(1.38%),5分16例(0.21%)。2.2患者残疾率单因素分析男性患者残疾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患者残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患者残疾率高于未患高血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残疾率高于未患糖尿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城乡来源、高血脂、心房颤动、吸烟率、饮酒率、脑卒中家族史患者残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3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残疾情况影响因素的三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经空模型检验后,数据在省级水平(P<0.05)和筛查点水平(P<0.05)层面存在聚集性,故以人口学特征、既往病史、生活方式、脑卒中家族史为自变量,是否残疾为因变量(0=否,1=是),进行三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剔除无意义的自变量重新拟合模型后,结果显示,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残疾情况的影响因素(P<0.05)。讨论本研究结果显示,年全国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与干预项目中例40岁及以上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残疾率为16.23%,与上述研究相比,残疾率较低,可能原因为:(1)本研究是基于社区的横断面研究,所纳入患者病情多已较为稳定,而既往研究多为基于住院病例的队列研究或横断面研究,且多评价急性发病期患者残疾情况,残疾程度相对更为严重。(2)既往医院或针对某地区收集患者,所下结论多针对当地情况,而本研究数据来自全国不同社区,发病情况、医疗条件、防治水平或其他特征可能对结果有影响。(3)评估量表不同。既往研究对患者残疾情况的评估采用针对患者运动行为能力的Barthel指数量表和WHO推荐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WHO-ADL)量表,而本研究采用MRS,各量表之间分值对应情况尚无明确定义,可能造成对患者残疾情况评估的结果有差异。本研究结果显示,男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残疾率高于女性,性别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残疾情况的影响因素,而目前关于性别对缺血性脑卒中残疾情况的影响尚无定论。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段患者残疾率有差异,年龄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残疾情况的影响因素,且80岁及以上脑卒中患者残疾风险大于其他年龄段。本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患者残疾率高于未患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残疾情况的影响因素。现已有研究提示,血压升高与脑卒中后不良结局存在关联,但其是否独立影响脑卒中患者残疾情况有待更多研究证实。本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残疾率高于未患糖尿病患者。本研究还发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残疾情况在项目地区和筛查点水平存在聚集性,可能与不同地区地理环境、经济条件、医疗水平、危险因素分布情况的差异有关,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数据的聚集性提示控制脑卒中危险因素、防控脑卒中及其残疾危害,可针对不同省份或社区情况具体设计综合干预策略。本研究数据来自全国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与干预项目,样本来自全国15个省份,具有较好的代表性,但对于调查对象患病时所接受干预措施、病程长短尚无确切资料统计,有待进一步随访研究。综上所述,基于年度全国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与干预项目数据库数据,我国缺血性脑卒中致残情况应得到重视,男性、高龄、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是防控缺血性脑卒中后残疾的重点人群。
作者: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王班关天嘉尤莉莉,等
来源:中国全科医学
北京著名的白癜风医院白癜风好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yf/1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