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
(图片来源:网络搜索)
今日立冬,大家都要准备好过冬了。可是,小云在此也要提醒您:立冬过后,气温的明显下降、空气污染、感染性疾病以及身体生理功能变化都很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高发。
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3月,是一年中心血管疾病高发的月份。其实,冬季之所以成为心血管疾病的“温床”,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天气寒冷、昼夜温差大
在低温下,血管会收缩,造成重要的脏器缺血缺氧。此外,由于早晚温差大,人的心脏负荷加重,对于那些对环境温度变化耐受性较差或是原本就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这种反应很可能使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出现缺氧、缺血的症状,以至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甚至导致死亡。
2气候干燥,空气污染严重
口、鼻等部位的干燥很容易为细菌大举入侵提供通道,而呼吸道纤毛功能减弱,也使得病菌不易排出,增加了发病几率。而且,冬天空气污染严重,人体血液中毒素增加,易增加血管负担,加速血栓的形成。
3“猫冬”习惯
很多人在冬季久坐不动,冬季室内通风不良,房间湿度不易控制,加之南方多数家庭缺少供暖设施,室内温度低,造成血液循环不畅,人体新陈代谢紊乱、容易诱发心血管等病症。
4生理特点
老年人普遍存在动脉硬化症状,如遇寒冷空气袭击,便会全身血管收缩、血流阻力增加、心脏负担加重,很容易导致冠状动脉痉挛,人体新陈代谢紊乱、容易诱发心血管等病症。此外冬季交感神经活性增强,也会容易导致血压升高和易波动,老年人尤其明显。
5心理状况
由于气候和温度的变化,很多人容易在冬季产生抑郁情绪。心情不畅,心理压力过大以及过度劳累等也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
经统计,冬季很容易发生的心脑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心肌梗死和心绞痛、房颤和室性心律失常、缺血性脑卒中和脑出血、主动脉夹层、下肢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等,其中心肌梗死、肺栓塞、脑卒中及主动脉夹层等病症导致猝死的发生率会大大增加。
所以,不管是本身就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还是对环境变化较敏感的人来说,一定要做好预防,安全度过寒冷的冬季。
日常监测
对高血压患者来说,冬季比夏季更难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在冬季一定要认真量好血压,注意血压变化。可以配合小云心血管功能检测仪和小云健康APP做好检测记录,通过晨间、晚间和日平均血压的检测报告,充分掌握血压状况,随时骨肽注射液说明书广西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yy/10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