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脉耕研究员等在《柳叶刀》杂志在线发表了我国-年的死因变化。其中,脑血管病死亡下降20.9%,但仍为我国第一大死亡原因。而缺血性卒中增幅较大,达到了28.8%,出血性卒中则下降了37.7%。同时,由于中国的老龄化,尽管年龄标化的心脑血管病死亡率下降,但绝对数仍在快速上升。研究估算,脑血管病死亡人数增加了47.7%。
可见,脑卒中的预防仍然很重要。那么,我们先要了解有哪些危险因素可以增加脑卒中的发病风险。
影响脑卒中发生的因素有很多,可以分为可干预和不可干预两种。
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年龄和性别是两个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脑卒中的危险性持续增加,55岁以后每10年卒中的危险性增加1倍。
世界各国普遍存在性别之间的明显差异,从总体看,卒中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男女之比约为1.1~1.5∶1。
此外,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还有种族和家族遗传性。
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
高血压是脑出血和脑梗死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东亚人群(中国、日本等)血压升高对脑卒中发病的作用强度约为西方国家人群的1.5倍。控制高血压可明显减少脑卒中,同时也有助于预防或减少其他靶器官损害。
措施:通过生活方式和药物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十分关键。当血压水平/90mmHg时可明显减少脑卒中的发生。有糖尿病和肾病的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应更低一些,以/80mmHg为宜。
心脏病
各种类型的心脏病都与脑卒中密切相关。如心瓣膜疾病、非风湿性心房纤颤、冠心病等和各种原因所致的心力衰竭均会增加脑卒中,特别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
措施:40岁及以上的成人应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心脏病。确诊为心脏病的患者,应积极找专科医生治疗。
糖尿病
糖尿病是脑卒中独立的危险因素,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患者发生脑卒中可能性可较一般人群成倍增加。
措施:有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人应定期检测血糖,必要时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浆白蛋白。糖尿病患者应通过生活方式(控制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和/或药物积极控制血糖。同时,糖尿病患者更应积极治疗高血压、控制体重和降低胆固醇水平。
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可增加血液粘滞度,加速脑动脉硬化的发生。
措施:血脂异常,尤其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其他危险因素者首先应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定期复查血脂。改变生活方式无效者采用药物治疗。
吸烟和大量饮酒
均为脑卒中重要的危险因素。卒中危险性与吸烟量及持续时间相关。酗酒者脑卒中的发病率是一般人群的4-5倍,特别是可增加出血性卒中的危险。长期大量饮酒和急性酒精中毒是导致青年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措施:戒烟,并劝阻家人、朋友吸烟。对不饮酒者不提倡用少量饮酒来预防心脑血管病,饮酒者一定要适度,不要酗酒。
(摘自: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封面图片来自网络)
白癜风的土方白癜风怎么能治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yy/1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