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是我国发病率高、致残率也高的疾病,康复训练可降低脑卒中的致残率和致残程度,但是许多患者及家属并不知道应该怎样开展脑卒中的康复治疗。其实,脑卒中发病后可通过体位摆放、被动运动等,预防或减轻肢体痉挛及后遗症的发生,待病情稳定后即可开始主动训练。
尽早进行体位摆放与被动运动
脑卒中后,患者最好立即采取健侧卧位。面向健侧,不让其向后扭转;肩屈曲90~°,肘和腕伸展,上肢放在身前枕头上;患侧髋、膝屈曲似踏出一步置于身体前面的枕头上,脚不要悬空。其次是患侧卧位和仰卧位,足底不放任何支撑物,手不握任何物品。此期应注意尽量避免采取半坐位,以免因紧张性颈反射引起下肢痉挛。
体位变换可预防褥疮和肺部感染,另外由于仰卧位可强化伸肌优势,健侧侧卧位可强化患侧屈肌优势,患侧侧卧位可强化患侧伸肌优势,不断变换体位可使肢体的伸屈肌张力达到平衡,预防痉挛。
患者家属或医生为患者进行关节被动运动,可预防患者关节活动受限(挛缩),同时还有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和增加感觉输入的作用。这项康复治疗应与体位摆放同时进行。
白癜风初期症状图片白癜风症状图片及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yy/1093.html